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相較于2018年的熱鬧喧囂,2019年港交所IPO冷清不少,直到阿里巴巴的回歸。
港交所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港交所上市公司達218家,共募資2880億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今年以來,港交所IPO公司數量大幅下降,但總募資額卻同比增長。《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1月29日,年內147家公司在港交所IPO,同比下降20.97%,首發募資金額合計為2388.3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02%。
記者統計發現,主要是阿里巴巴和亞太百威兩家公司上市募資金額較高,分別募資875.57億港元和381.54億港元,兩者合計首發募資占年內港交所總募資額比例為52.63%。其中,僅阿里巴巴首發募資占比就高達36.66%,接近四成。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港交所IPO數量同比下降有多方面原因。首先,近幾年港交所上市審核標準有所提高,并且日趨嚴格;其次,近一年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不太理想,破發率較高;最后,目前中國香港不穩定因素增多。這些因素導致有上市意愿的公司觀望增多,或推遲上市,或改選其他上市地。
“阿里回歸為類似的互聯網中概股起到了很強的標桿示范效應,使港交所有機會成為中國優秀科技股上市聚集地。”李湛表示,另外,阿里回歸港股豐富了港交所股票的行業類別;也可以吸引不少潛在投資者投資交易,有利于刺激和提高港股市場的活躍度。
“另外,由于A股科創板推出,實施注冊制,上市時間減少,流程簡化,增強了對內地企業的吸引力。”美港資本合伙創始人張李沖如是說。
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阿里巴巴到港交所上市,遏制了今年港交所IPO募資下降的態勢,更多的是“雪中送炭”的感覺。
近年來,港交所先后開通港股通、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吸引了小米、美團等內地新經濟企業爭相上市。對于此次阿里巴巴的回歸,能否促使大批在美上市的中國新經濟公司回歸港交所,業內看法出現分歧。
李湛認為,目前港交所接受采納同股不同權及VIE架構的公司來上市,一般上市流程最快只需6個月。“綜合考慮,預計從明年將陸續有不少中概股公司回歸港股,可能性較大的有京東、網易、百度、攜程、新東方、微博、拼多多等已實現盈利的泛互聯網行業公司。”
上述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還很難確認,阿里巴巴到港交所IPO,是否會導致很多公司從美國回到港交所。不過,基于中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大趨勢,以及國內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公司有很多自由選擇,可以在美國、內地主板或港交所上市,這些都不是大的問題,是自由競爭的結果。
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認為,對阿里回歸的示范效應,保持觀望態度。“美股市場的中概股里,鐘情港股市場的并不多見。但如果阿里在港股市場確實表現出色,納入港股通后又吸引了大量北向資金,或許會讓一些等不及CDR的中概股心動。”
對于阿里巴巴何時能進入港股通,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正在與各方進行溝通,包括內地交易所、監管機構和指數公司等。
(編輯 孫倩)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