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是三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寶。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署名文章《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任務,在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方面提出,“要持續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
今年以來,再融資規則經過多輪優化,并購重組風生水起,股權激勵靈活性進一步提升。對于“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如何進一步優化上述“三大法寶”,一起看看專家觀點!
再融資新規實施逾9個月
增發規模同比增逾五成
從2月14日再融資新規出臺,到6月份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再融資同步實施注冊制,7月份科創板再融資規則出爐,到9月份主板和中小板企業再融資實施分類審核,今年以來,A股再融資規則進行了多輪優化。與此同時,再融資市場也逐漸活躍。
證事聽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自今年2月份再融資新規實施以來,截至12月1日,A股再融資規模達9253.36億元(包括增發、配股、可轉債和優先股),同比增長4.39%,其中,增發規模為6718.78億元,同比增長54.93%。而從今年以來計算,A股再融資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
若從融資公司家數來看,截至12月1日,再融資新規實施以來,已經有26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增,較去年同期增長53.45%,有177家上市公司完成可轉債發行,較去年同期增長88.3%。而去年全年,也僅有131家上市公司完成可轉債發行。
“今年以來,可轉債發行數量創歷史新高,已經遠超去年全年,成為主流的再融資品種。”華泰聯合證券投行管委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張雷對證事聽表示。談及原因,張雷認為,除了鎖價定增要求較高之外,今年以來,可轉債發行公司數量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可轉債市場火爆,銷售難度小,二是監管層比較鼓勵,審核效率較高,三是今年利率下行,可轉債發行成本較低。
另外,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下,再融資亦實施注冊制。據深交所網站數據顯示,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制度落地以來,截至證事聽發稿,深交所累計受理243家創業板再融資申請,從融資類型來看,185家為定增,58家為可轉債。從進度來看,注冊生效已達98家,提交注冊和通過上市委會議的分別有33家和5家。
據證事聽梳理,在創業板注冊生效的98家企業中,有2家為小額快速融資項目,仟源醫藥和溫州宏豐的小額快速定增,從深交所受理到注冊生效,分別歷時7個和9個工作日。
上交所網站數據顯示,自科創板再融資規則出爐,上交所累計受理6家科創板公司再融資申請,其中5家為定增,1家為發行可轉債。從進度來看,4家進入已問詢階段,2家處于已受理。
對于“是十四五”時期再融資規則持續優化,張雷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可以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二是進行品種創新,推出“閃電配售”,如創業板的小額快速定增,從目前來看實施效果比較好,可以在全面實施注冊制時推廣到所有板塊。三是對鎖價定增參與范圍及條件進行優化。
年內A股共發起1993單并購事件
專家稱國企并購重組有望增多
“并購重組有利于上市公司對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規模效應,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事聽采訪時表示。
今年A股并購重組持續活躍。證事聽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1日,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交易失敗案例后來看,A股市場共發起1993單公司并購事件。從項目進度上看,646單已完成,1347單正在進行中。
從企業性質上看,1228單并購事件的參與方為民企,占比61.6%;635單為國有上市公司,占比31.9%。
中郵證券首席研究官尚震宇對證事聽表示,民企較國企在并購重組中占比大,主要由于相比國企,民企在傳統借貸市場中間接融資成本較高,并較難獲得融資支持,通過并購重組,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陳靂認為,民企相對于國企在并購方面更加活躍,是因為國有企業具有特殊性,對于民企而言,利潤導向致使其不斷活躍于資本市場,而國企除了利潤外還要考慮社會影響等多種因素。
值得關注的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等。
尚震宇認為,國企的并購重組有進一步增多的趨勢,這主要取決于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需要,引入民企參股或參股控股民企形成混合所有制,利于激發國企機制的活力,同時便于企業在金融市場獲取融資便利。
“‘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要優化國有資本的布局,未來國企并購重組會契合國家重點發展方向,在具有戰略重要性領域進行并購重組,加快產業鏈整合,占據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陳靂如是說。
那么全市場推行注冊制條件已逐步具備,并購重組還應注意哪些問題?陳靂表示,注冊制大背景下,要對并購重組進行嚴格監管,一方面要減少純題材炒作式的忽悠式重組,防止并購企業通過“畫大餅”的方式對不合規的企業溢價收購,非法謀取私利的行為;另一方面要嚴厲打擊內幕消息和違法行為。
年內A股實施349份股權激勵計劃
創業板公司占比逾三成
股權激勵作為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已成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手段。
Wind資訊數據顯示,按預案公告日計算,今年以來截至12月1日,A股市場共實施了349份股權激勵計劃,其中256份為限制性股票激勵,92份為股票期權激勵,1份為股票增值權工具。
從各板塊實施情況看,創業板上市公司熱情較高。上述349份股權激勵計劃中,創業板有120份,占比34.38%。主板、中小板和科創板分別有102份、83份和44份。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事聽表示,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旨在通過利益關系完善公司的激勵約束機制。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往往非同一主體,通過股權激勵建立兩者之間的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利益分配機制,可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公司治理水平。
6月份,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制度落地,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優化了股權激勵制度,擴展激勵對象范圍,放寬限制性股票的價格限制,并進一步簡化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程序。
從行業實施情況看,技術密集型行業居多。上述349份股權激勵計劃排名前五的行業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57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有56份,專用設備制造業有32份,醫藥制造業有26份,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有25份。
郭一鳴表示,由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人才需求與日俱增,人才競爭不斷加劇,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可以給員工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事聽表示,實施股權激勵的主要目的是將激勵對象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的未來綁定,驅動利益相關方為上市公司貢獻更多價值。這些價值并不只是勞動付出,還能讓利益相關方調動相關資源。尤其是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股權激勵更是一種國有企業轉型的標配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所有者缺位的問題。
展望“十四五”時期,盤和林表示,要創造更加靈活的股權激勵機制,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放權給企業自主設計本企業的激勵體系,讓企業自己去協調原股東和企業員工激勵之間的利益分配。同時,制度層面要著力解決利益各方的分歧沖突。而對于國企,還是要平衡國有控股和職業經理人股權激勵之間的利益問題。
郭一鳴建議,首先,繼續完善和規范相關政策,讓股權激勵尤其是中長期股權激勵繼續發揮作用;其次,完善股權激勵的考核指標,尤其是不能以單一的利潤等指標來考核,應該探索通過全面客觀的綜合評價指標;此外,應繼續加大股權激勵監管。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