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5月15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1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提出,下一階段,投資者保護工作重點要做到“四個一”,其中之一是進一步完善“一攬子”的配套制度體系。緊緊圍繞推進新證券法的貫徹落實,加快有關配套規章制度的制定、修訂,抓緊完善相應的工作措施和標準。適時研究啟動制定投資者權益保護條例。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
談及投資者權益保護條例制定的重要性,資深投行人士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切實提升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通過更有力、更能落地的措施來實現對投資者權益的全方位保護;二是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同時,可以有效促進市場機構更加合法合規地經營和展業,有利于構建一個更為完善的市場生態。
何南野進一步分析,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一是要強化對市場機構的懲罰力度;二是建立完善先行賠付機制,同時可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三是集體訴訟制度要逐步擴大落實力度;四是督促各類機構強化各類業務信息披露。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制定投資者權益保護條例能夠形成系統性的投資者保護體系。該條例應明晰投資者應有權益,譬如知情權、自主權、資產安全、信息安全等;還需設計投資者保護機制,如組織架構、制度建設、投訴管理等;此外還應該明確投資者救濟路徑,如賠償專項、先行賠付、集體訴訟等。
據了解,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是指上市公司不能賠償投資者損失的情況下,可由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給予部分賠償。
“參考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可以考慮將證券欺詐行政罰沒款與刑事罰金暫緩入庫,與訴訟追償款、行政和解金、上市公司初始上市與再融資的風險金、交易經手費等一并納入投資者賠償基金,落實該專項基金來源。同時,應以個人投資者為賠付對象,將虛假信息、內幕交易及操縱市場這三類違法行為作為賠付重點,將賠償條件、賠償限額、賠償程序等規則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明確規定。”田利輝說。
何南野表示,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意義重大。參考國際經驗,專項賠償基金很多來自對違法違規事項處罰而收繳的資金,對我國來說也是如此,需加大對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并將相關的罰金充實到賠償基金里,如此便可實現專項賠償基金規模進一步擴大。在重大風險事件發生后,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賠償基金可以及時對部分投資者進行損失賠償,有助于提升市場公平性和穩定性。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