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任世碧
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稀土、煤炭、有色、鋼鐵、基建等周期行業板塊紛紛上漲,周期類ETF基金收益也霸屏股票ETF收益榜。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TF主要是被動型指數基金,其行業的選擇非常重要,尤其是熱點行業,其漲幅將直接帶動主題ETF基金的收益。同時,指數基金配置的是一籃子股票,投資基金管理人對股票的敏感度以及個股選擇,也會直接影響同一主題下不同的收益水平。今年以來是能源行業的大年,尤其是大宗商品相關的煤炭等行業,因此相應的主題基金表現較好。”
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9月23日收盤,在562只ETF基金中,有212只ETF基金下半年以來取得正收益,其中,有34只ETF基金下半年以來收益率均超20%,稀土基金(516150)、稀土ETF(516780)、煤炭ETF(515220)等3只ETF基金期間收益率均在50%以上,分別為58.30%、57.85%、54.19%,商品ETF(510170)(49.03%)、資源ETF(510410)(43.20%)、鋼鐵ETF(515210)(42.89%)、有色60(159881)(40.63%)、能源(159945)(40.28%)和有色金屬(159871)(40.07%)等6只ETF基金期間均獲40%以上的收益率,絕大部分是周期類ETF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表現突出的9只行業ETF基金中,有色60、有色金屬、稀土基金、稀土ETF均為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這些公司敏銳地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可見一斑。
從行業類型來看,上述下半年以來收益率超20%的34只ETF基金主要扎堆在有色、光伏、能源、稀土、化工等五大行業類ETF基金,涉及數量分別為7只、5只、3只、2只、2只。其余15只均為煤炭、鋼鐵、基建、資源等周期類ETF基金。
開源證券表示,今年以來傳統周期行業的漲幅遠超其他行業,背后深層次原因是能源轉型過程中呈現出的必然規律:一方面,能源轉型過程中,社會對傳統行業產品的需求本身具有剛性,經濟增長環境下需求亦在增長;另一方面,伴隨政策約束與企業自我預期,大量傳統行業即使現金流充裕,也正在大幅縮減對于傳統業務的資本開支,轉而投向新能源相關產業鏈。
對于ETF基金的投資機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記者表示,“ETF基金多數是被動投資,其跟蹤對應的指數點位、期貨價格,同時ETF基金亦可以通過投資分散化,降低這些領域的波動性,比如能源ETF基金的波動就比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更小。降低波動性的同時,在對應商品價格上行之時獲取紅利。所以,實際上ETF基金對于投資人來說,對應的是商品價格的趨勢,從投資方式看,對于ETF基金投資大概率遵循趨勢原則,也就是在行業趨勢上行(產品價格提升和需求增加)的時候,順風進行ETF投資。”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記者,“ETF基金是一種被動的投資工具,跟其他主動管理型基金不一樣,ETF基金更多依賴于市場行情和市場風格。近期,周期板塊的ETF基金表現比較好,是因為碳中和高質量發展之后,導致整個資源類品種出現供需錯配,從而帶動了周期股的強勢表現,周期類ETF基金也因此表現較好。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需要對接下來的大盤、市場風格、行業風格等進行判斷,而不是盲目地去追買已經漲高了的ETF基金。”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也表示,ETF基金以行業及寬基兩類為主。從長期全生命投資周期而言,建議進行長期定投。但對于行業ETF基金,不建議追漲,短期過大漲幅意味著充分定價或過度定價,后面大概率是大跌。對寬基ETF則根據市場整體估值水位,可以在低水位是定投更多,高水位時定投少一點,并長期堅持。
粵資基金研究員任濤表示,在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環境下,ETF基金市場存量規模不斷擴大,截至今年6月份已突破1.26萬億元。ETF基金是更為穩健的標的,有跟蹤大盤的指數ETF,也有跟蹤板塊的主題ETF基金。對于ETF基金投資策略,建議兩角度掘金ETF基金品種投資機會:首先,可優先選擇有政策和業績支撐的ETF基金,如今年的煤炭、光伏、新能源汽車都取得了豐厚的收益;其次,需要注意ETF基金的流動性,避免成交量過小的ETF基金,對于長期投資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
表:下半年以來收益率超20%的ETF基金一覽
制表:任世碧
(編輯 李波 孫倩 策劃 張穎)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