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近日,國家統計局及多個省市相繼發布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速表現亮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兩年平均增長12.8%,彰顯了我國經濟新動能發展迅猛,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
“在外有壓力、內有動力、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疫情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高技術產業投資和生產增速全方位超過傳統動能,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速。”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
新興產業增長迅猛
10月26日晚,歌爾股份披露了2021年三季報并對全年業績進行了預告。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7.89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3億元,同比增長65.28%。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43億元至45.28億元,同比增長49%至59%。
“相比去年同期,公司的VR虛擬現實、智能可穿戴和智能無線耳機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盈利能力進一步得到改善。”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安信證券研報中指出,歌爾股份作為VR/AR板塊龍頭之一,立足于多年積累和現有客戶、技術、團隊等方面的優勢,有望繼續推動相關業務的發展。此外,公司的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高技術突破不斷,帶動公司的盈利模式打開新格局。
歌爾股份的亮眼業績也是制造業大省山東省,以及全國高技術制造業的一個代表和縮影。
根據10月25日山東省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兩年平均增長7.2%。制造業增長12.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19.7%,兩年平均增長13.1%;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28.1%,兩年平均增長19.6%。分產品看,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高端新興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0.4%、68.2%、68.3%和76.3%。
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證券日報》等媒體記者說,“持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開始顯現,比如產業結構向高端邁進,高端產業強勢引領下,高技術制造業增速迅猛,同時傳統產業也在加快升級,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從全國來看,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亦呈現全面領跑狀態。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在解讀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指出,第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3.6%,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19.3個百分點,引領作用顯著,除了醫藥制造業三季度延續年初以來的高速增長態勢,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均保持了較快增長。
強化政策引導增強內生動力
高技術制造業雖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快速發展,同樣也面臨著內部、外部多重的壓力和挑戰。有分析指出,要繼續鞏固這一良好態勢,還需強化政策引導,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創新投入,營造有利外部環境,增強有效內生動力,助力高技術制造業強勁增長。
以制造業大省山東為例,采訪中,《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工業經濟總體保持穩定恢復的良好態勢,但進入三季度后,工業增速有所回落。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新生接受《證券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導致的成本上漲、“缺芯少核”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壓力、部分高耗能行業線產能壓產量主動做“減法”等都是導致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王新生說,針對以上因素,以及9月中旬開始出現的全國性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山東省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如發揮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作用,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以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再比如在應對缺芯少核“卡脖子”方面,山東省堅持進口儲備、自主攻關“雙管齊下”,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應保障體系;而在應對電力供應緊張方面,則指導企業做好錯峰生產以保訂單。
此外,在多位業內人士及專家看來,強化政策引導、繼續穩投資、不斷加大創新投入,都是助推高技術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決勝要素。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楊國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前期強化政策引導、拉動相關投資,逐步實現企業成本的下降,繼而通過市場化手段滿足當前需求,是助推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和鞏固延續目前發展勢頭的關鍵。
還有分析認為,雖然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但規模體量仍然偏小,還有加大提升空間,所以更要從源頭解決技術束縛,通過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短板,并繼續深化對外開放,通過開放合作更好解決技術上的現實問題,為高技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 孫倩)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