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液晶面板行業正在進入有可能是史上最艱難的時刻。
TrendForce日前公布了6月上旬的面板報價,電視、液晶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其中以小尺寸電視面板跌幅最大。而已經降至歷史低點的面板價格還有可能繼續下探。TrendForce稱,目前電視面板各尺寸應已跌破現金成本,預估6月電視面板價格將繼續下跌。
“通貨膨脹使得上游廠商去庫存意愿強烈,而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又需求不旺,造成面板價格持續走低。”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需求不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三季度末,價格持續下探將給面板企業帶來業績方面的壓力。
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
自去年下半年價格開始回落后,液晶面板價格在2022年更是不斷下探。
“在地緣沖突、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面板市場的需求不斷下降,這也導致了面板價格持續走低,”西安工程大學產業發展和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王鐵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電視整機出貨量為4750萬臺,同比下降6.5%,連續三個季度出下滑;預計全年出貨量衰退8%以上。
受市場低迷影響,頭部品牌紛紛下調整機銷量計劃和面板采購計劃。第二季度,三星的面板采購從1300萬片減少了30%至900萬片以內。此外,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行業也傳出砍單的情形。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的研報稱,手機芯片廠商聯發科和高通已削減2022年下半年的5G芯片訂單。聯發科主要削減了中低端產品,將第四季度訂單下調30%-35%;高通將高端驍龍8系列訂單下調約10%–15%。
郭明錤表示,國內各大安卓手機品牌2022年迄今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原出貨計劃的20%。由于消費者信心低迷,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訂單可能會繼續減少。
“面板價格由供需決定,需求減緩、客戶調整庫存,這些都會影響價格。”王鐵山表示。
企業面臨挑戰
價格的持續下探,給面板廠商的經營帶來了挑戰。
“從生產面板的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報告來看,均有所下滑。而二季度利潤受到價格回落影響下滑也是大概率事件。”屈放稱。
記者注意到,得益于去年上半年面板價格的高位運行,主業十年未盈利的彩虹股份在2021年實現了26.69億元的凈利潤。但在今年一季度,彩虹股份卻虧損了7.41億元。對于一季度的業績虧損,彩虹股份表示,主要是公司液晶面板業務受終端市場需求萎縮以及疫情影響,面板價格下降,面板收入及毛利減少所致。此外,頭部企業京東方A業績也出現下滑,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6.57%,TCL科技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了43.73%。
“面板廠商雖然意識到價格回落,但目前在調節產能上僅限于部分產能而非全面性調整。”屈放稱。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8.5/8.6代線的稼動率穩定在91%左右。全球10/10.5代線的稼動率在92%左右,最高達到95%。
在王鐵山看來,從供需角度講,面板廠商對產能的控制是短期內改善面板市場供需形勢最有效的方法,“但這對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減少產能可能出現單個產品成本增加、市場份額丟失等風險。”
“由于國際大廠逐漸退出,國內廠商如京東方A等已穩居LCD市場份額第一。但從未來發展角度來看,OLED屬于發展趨勢,因此國內廠家在轉型升級方面也需要做出努力。”屈放表示。
據悉,目前,各家面板廠商都在調整業務方向,三星顯示6月正式徹底退出LCD面板業務,準備打造8.5代OLED面板生產線;TCL華星正降低LCDTV面板在營收中的占比,擴張IT等高附加值面板業務;京東方A宣布今年中小尺寸柔性OLED屏的出貨量目標是過億片。
“在行業處于低谷期,如何根據自身的特點,適時調整產能供應規模和產品結構,加大技術投入,推動轉型升級,是面板廠商目前需要權衡和思考的問題。”王鐵山稱。
(編輯 孫倩)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