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首屆世界5G大會在北京開幕,五位通信界院士在5G大會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上均認為,無論是個人消費端還是垂直行業端,5G都期待標志性的新應用引領5G商用。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常務副理事長張新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應該主動培育和孵化5G殺手級應用的出現。
同日舉辦的5G應用設計揭榜賽決賽上,記者發現有13個5G應用項目入選決賽,包括5G在醫療急救、智慧環保、園區安保、5G廣播電視等領域的解決方案。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孔磊在發言中介紹,大賽遴選出來的標志性應用,北京市將匹配相應的政策給予推廣和扶持。北京市即將出臺關于5G應用場景示范方面的政策,培育更多的產業新業態,推動5G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應用。
5G賦能行業仍需加強溝通
5G在全球的商用部署速度超出了很多人期待,2019年全球已經有超過30多家運營商宣布5G商用,超過40多家終端廠商宣布正在開發或者已經商用各種類型的5G終端產品,目前全球已經有90款5G終端上市。有調研機構預測,2020年5G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有望超過2億部。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銷售平臺,京東通訊供應鏈與產品規劃部總經理丁玉寬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消費者對5G的認知度非常高,也非常盼望能夠體驗5G。11月30日,京東將聯合各手機公司推出5G手機讓利活動,讓消費者用不比4G手機貴的價錢盡快體驗5G。
中國移動(00941)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表示,5G絕不只是C端的流量服務,5G更大的作用在于對千行百業的賦能。易芝玲也參與了此次5G應用設計揭榜賽決賽評選。她表示,從社會價值意義、商業模式成熟度、市場可行性等方面考慮,入選決賽的13個5G應用項目各有代表性。有一些應用項目,是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會自然擁抱的,比如云游戲,其實不太需要政策引導,但有一些5G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是政策可以予以扶持和培養的。
易芝玲比較看好5G時代云VR、云AR在教育領域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如果有相應資源和經費推動所有教材提供VR和AR功能,事實上沉浸式體驗學習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也可以促進偏遠地區共享優勢教育資源。”
易芝玲也表示,當前需要做的較大量功課是,千行百業需要與ICT行業之間進行更透徹的互相了解和溝通。她還介紹,中國移動已經成立300億元規模的5G聯合創新基金,協助各行各業伙伴共同探索5G應用。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常務副理事長張新生也表示,為了推動5G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必須要主動做些工作。通過大賽,可以使通信領域從業者對垂直行業更加了解,同時也讓垂直行業對5G發展水平和能力有更深刻認識。
丁玉寬表示,由于5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時延等特性,與京東在倉儲物流、數字科技等方面的業務事實上息息相關,京東也希望能緊密擁抱5G。事實上,最主要的電商零售業務也會受到5G的影響。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戰略負責人凌晨凱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零售業的價值將不僅是來自于交易。以前的零售價值就是交易,東西賣掉我的交易就完全實現。未來基于5G時代的零售則是綁定商品+數據+服務+內容,價值將不僅來自交易,交易實現那一刻有可能我的價值才剛剛開始。”
標志性應用和設備是關鍵
近日,高通宣布提高了對5G經濟創造價值的預測。高通表示,最新研究結果預測,到2035年,5G將創造13.2萬億美元經濟產出,此次更新的數字與2017年預測數字相比增加了1萬億美元。
5G之所以能實現上述萬億美元經濟價值關鍵在于應用,張新生表示,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將成為未來拉動經濟發展的比較重要的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認為,前幾代移動通信的標志性應用和設備有其內在邏輯。比如2G時,標志性應用是語音服務和短信,標志性設備就是數字移動電話(如諾基亞);3G時,標志性應用是彩鈴彩信、可視電話、窄帶數據服務,標志性設備就是智能電話(如iPhone);4G時,標志性應用則大為豐富,包括微信、支付寶、直播、定位服務、寬帶數據服務、VoLTE,標志性設備就是高清全面屏智能電話以及簡單的可穿戴設備。
5G時代的標志性的應用和新的設備到底是什么?余少華提供了三個維度來尋找5G的標志性新應用和新設備:從人與人連接角度,標志性新應用可能是沉浸式虛擬社交和游戲,標志性的應用和設備是高清云VR/AR設備;從物與物連接角度,標志性新應用可能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智能工廠,標志性設備就是垂直行業的自動控制設備和機器人等;從人與物連接的角度,標志性新應用可能是遠程的飼養和放牧等,這樣就可能出現各類生物傳感等新設備來支撐這一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5G最好的應用、最好的體驗現在還沒表現出來,“事實上4G剛起來的時候大家也不知道未來會誕生掃碼支付、人臉識別、抖音短視頻等應用,所以5G到一定規模以后,會有目前想象不到的應用。”鄔賀銓還表示,5G更大的應用是在產業方面。
“5G雖然本身是個無線傳輸技術,但它為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巨大,因為它把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都聚合了起來,所以能滲透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方方面面。”鄔賀銓說。
產業鏈需共克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介紹,5G大規模部署商用面臨很多挑戰,“比如高密度的組網、多天線多業務的接入網絡的規劃建設實際上很復雜;還有核心網的建設、網絡的云化導致規劃和運維問題;5G還面臨更加嚴峻的網絡安全問題;5G尚未出現殺手級的應用,產業鏈生態環境怎么構建”等等。
尹浩表示,5G相關標準業還不夠完善。“在標準完善的過程中,運營商要同步規劃網絡建設就需要認真考量很多問題。比如5G要在工業互聯網落地,第一,面臨跨界融合不充分的挑戰,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的行業壁壘是存在的,共建共贏的生態還沒有形成;第二,針對最后一公里的邊緣網絡標準化的建設難度比較大。”
中國電信(00728)移動通信專業首席專家畢奇表示,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是擺在下一代通信技術面前的重要問題。據介紹,僅僅是5G基站數量增加帶來的用電成本就會是以前的2-3倍。
畢奇還表示,“5G的萬物互聯要打個問號。因為新一代通信網絡的特點是高頻,但高頻的缺點是覆蓋下降,因此讓新一代通信網絡去支持物聯網實際上是有點不合適的,再加上物聯網產品需要低價。物聯網需要深耕老一代通信網,在這個基礎上再繼續探索新一代通信網下物聯網發展的突破口。”
中國聯通(00762)集團運維部總經理馬紅兵對5G面臨這些挑戰表示認同。“如何低成本地建設一張5G核心網,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目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正在聯手進行5G網絡共建共享。馬紅兵表示,“除了目前把3.4GHz-3.6GHz的頻段(200M)共享以外,以后我們還想把2.1GHz的頻段進行共享,這樣能夠實現高、中、低頻的協同,提供更好的網絡覆蓋。”
中國鐵塔(00788)技術部總經理竇笠表示,5G基站的耗電可能是4G的2-3倍,也為中國鐵塔帶來了外電引入成本高、電力改造設備成本高的壓力。中國鐵塔也開展了一系列創新來支持5G的高效率、低成本建設,降低新建鐵塔造價、提升存量鐵塔共享能力,能夠使197萬座存量塔的共享能力大幅提升30%左右。竇笠介紹,中國鐵塔正在聯合產業鏈共同開發支持三家運營商5G共享的小站產品,目前這個產品正在測試驗證當中。
尹浩呼吁大家保持耐心,5G網絡穩步建設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強設備商、運營商、芯片等整個產業鏈合作共贏,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