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全國內地城市來比較,深圳的地鐵總里程數目前暫居第四,與上海、北京和廣州有一定差距。而暫時排在深圳之后并有望隨時實現趕超的,還有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城市。
10月28日,深圳地鐵2號線三期、3號線南延線、4號線三期、8號線一期四條地鐵新線同時開通。
加上今年8月18日深圳地鐵6號線和10號線開通,截至目前,深圳地鐵運營總里程增加到411公里,一年內的新增里程數超過了100公里,稱得上是軌道交通突飛猛進的一個年份。
放在全國內地城市來比較,深圳的地鐵總里程數目前暫居第四,與上海、北京和廣州有一定差距。而暫時排在深圳之后并有望隨時實現趕超的,還有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城市。
相比于地面交通,地鐵擁有運量大、時間可控、充分利用空間等優(yōu)點,可以極大緩解大都市的擁堵等問題。對于現代化城市而言,地鐵往往與商業(yè)、人口、房價等城市指標緊密相連,尤其是地鐵的規(guī)劃一定程度預示了城市的發(fā)展方向,因此購房者群體當中也有著“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
在都市圈化發(fā)展的時代,以地鐵為代表的軌道交通,更是重要的都市圈一體化保障。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看,人口在向城市外圍或周邊疏解的同時,通過軌道交通保持較高的通勤和出行效率,這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yè)帶聚合有著重要意義。
成都、杭州迅猛追趕
從內地城市開通首條地鐵的時間來看,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稱得上是先行者,均在2000年之前實現了地鐵通車。
深圳、南京、武漢和重慶則集中于2004年左右開通地鐵,成都和杭州更遲,首條地鐵的開通時間分別為2010年和2012年。
上海、北京和廣州保持了先行優(yōu)勢,總里程數在全國位列前三。上海地鐵運營里程已經突破700公里,北京即將邁入700公里大關,目前已有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線路試運行,預計年底將正式開通。廣州的里程數也超過了500公里,但天津僅有233.2公里。
近幾年,一些城市都曾有過地鐵建設、開通的“狂飆期”。
2018年,深圳在建軌道里程達到275公里,這幾乎相當于過去14年累積起來的已經在運營的地鐵里程總和。
今年4月,深圳市軌道辦發(fā)布的2019年度深圳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評價結果顯示,全市軌道交通日均客流量556.8萬人次;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運量比例達56.1%,同比增加1.7%;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密度全國第一。
盡管深圳的地鐵里程數與北上廣仍有一定差距,暫列第四,但深圳的城市面積僅約為北京的1/8,上海的1/3,廣州的1/4,這使得其在地鐵密度這個指標中反超。
南京是全國第六個開通地鐵運營的城市,總里程數目前在內地城市中排第五。在2014年青奧會之后的幾年里,南京曾密集有地鐵開通。其中,隨著2017年南京地鐵S9號線正式運營,南京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區(qū)縣全部開通地鐵的城市,地鐵線網覆蓋全市所有的市轄區(qū)。
相比于南京,成都的首條地鐵開通時間晚了5年,但追趕勢頭迅猛,目前與南京的地鐵里程僅有約20公里的差距。今年9月27日,成都地鐵18號線正式開通,而按照規(guī)劃,今年成都還將有6號線一二期、6號線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等線路將全部建成并開通運營,屆時里程將突破500公里,躋身地鐵里程數“第一方陣”。
在截至目前的地鐵里程數前十名城市中,杭州的首條地鐵開通時間最遲,為2012年,當前的里程數為200公里出頭。但從2016年的G20峰會到2022年的亞運會,杭州的地鐵建設按下了“快進鍵”。杭州相關領導曾在2018年11月透露,將在亞運會前形成13條線路、總長度516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實現十城區(qū)全覆蓋。
屆時,地鐵里程數前十名城市大概率將重新排序。
地鐵擴大通勤半徑
針對“大城市病”帶來的道路擁堵問題,建立起發(fā)達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無疑是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除此之外,以地鐵為代表的軌道交通也將重塑城市職住關系。
今年5月,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jiān)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聯(lián)合百度地圖慧眼發(fā)布了《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北京、深圳、重慶的通勤空間半徑均為40千米,上海為39千米,天津為37千米,廣州為31千米。通勤空間半徑越大,說明城市通勤緊密聯(lián)系的空間范圍越大。
在大城市核心區(qū)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的制約下,很多人會選擇住到離工作地點更遠的地方。職住是城市空間的核心功能,決定了城市結構、空間績效和運行成本。而聯(lián)系職和住之間的通勤支撐,直接影響著城市發(fā)展和居民幸福感。
遠距離通勤對軌道交通的依賴度較高,通勤空間半徑越大,越對城市軌道交通乃至跨城軌道交通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隨著交通配套的逐漸完善,職住人口分離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都市圈化的發(fā)展趨勢更加劇了這一趨勢。有區(qū)域經濟專家認為,在都市圈時代,隨著交通配套的逐漸完善,職住人口分離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未來,核心城市容納的將更多是通勤人口。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fā)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yè)整... |
23:55 | “廣發(fā)鄉(xiāng)村振興專區(qū)”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yè)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yè)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