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推進構建從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全鏈條協同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的新局面
本報記者 韓昱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及相關政策。5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榮海樓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元。其中,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3083億元,其他政策如增值稅留抵退稅等1606億元,有力減輕了經營主體負擔。
針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問:“今年稅務部門在持續打擊各類涉稅違法行為方面有哪些舉措,成效如何?”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表示,今年以來,全國稅務部門繼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維護公平公正的稅收環境,護航經濟企穩向好作為重中之重,聚焦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依法堅決打擊各類偷逃騙稅違法行為,擴圍升級多部門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制,涉稅案件查辦的整體效能進一步提升。
政策紅利精準直達
民營經濟受益最大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的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及相關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經營主體。
榮海樓介紹道,分政策看,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新增減稅1038億元,惠及2211萬戶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由3%降至1%政策新增減稅400億元,惠及483萬戶納稅人;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新增降費521億元,惠及1434萬戶繳費人;小微企業減征所得稅政策新增減稅473億元,惠及412萬戶納稅人;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新增減稅290億元,惠及166萬輛汽車的購買者。
“分經濟類型看,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3393億元,占比超七成,受益最大。”榮海樓表示,在民營經濟各行業中,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占比最多,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29億元,占比48%。在民營經濟各類主體中,小微企業優惠力度最大,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958億元,占比57.7%。
為保障稅費政策落準落穩、落地見效,稅務部門也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戴詩友介紹,稅務部門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把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既加力政策解讀輔導、精準送政策上門,又簡化辦理、讓政策享受提速,還主動征集問題、關注訴求,積極提升響應質效。有以下幾方面的體現,包括解讀輔導更有力、辦理流程更順暢、訴求響應更高效、風險防控更精準。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進一步結合落實主題教育相關要求,更加突出納稅人繳費人關切,再出舉措、再優服務、再加力度,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精準高效落實到位。”戴詩友表示。
打擊涉稅違法行為
挽回損失528億元
據黃運介紹,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稅務稽查部門共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3.16萬戶,挽回各類稅款損失528億元,有力規范了稅收經濟秩序。
一是緊盯“三假”行為,嚴查狠打虛開騙稅。堅持對“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嚴重違法行為嚴查狠打、毫不放松,通過查處一批違法企業,打掉一批犯罪團伙,嚴懲一批犯罪分子,始終保持對違法者的強大震懾。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累計調查核查檢查認定虛開發票140.6萬份,挽回出口退稅損失37.35億元。
二是聚焦重點領域,依法查處偷逃稅行為。聚焦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和重點人員,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開展風險分析和精準選案,快速鎖定高風險案源,實施定向制導,精準打擊,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大案要案。
三是深化部門協作,發揮聯合打擊優勢。稅務與公安、檢察、海關、人民銀行、外匯管理部門密切協作,有力推動聯合打擊工作深入開展。各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動部門協作實體化高效化運行,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數據共享,實現了對犯罪團伙聯合研判、精準打擊。下一步,還將繼續拓展聯合打擊機制下的部門協作廣度和深度,推進構建從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全鏈條協同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的新局面。
四是加大曝光力度,持續釋放震懾效應。注重發揮“查處一起、震懾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今年以來共分7批曝光了40起涉稅違法典型案件,其中包括12起虛開發票案件,5起騙取出口退稅案件,5起騙取留抵退稅案件,9起未依法依規辦理個人所得稅匯算案件,3起加油站偷逃稅案件,3起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件,3起涉稅中介違規發布涉稅虛假信息被處理案例,持續釋放了“偷騙稅必嚴打”“違法者必嚴懲”的強烈信號。
黃運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在為守法者提供更多更優質服務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風險發現、精準打擊能力,不斷深化多部門聯合打擊機制,有力發揮稅務稽查打擊涉稅違法、維護稅收安全、促進稅收治理的職能作用,努力營造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稅收法治環境。
深化稅收分析
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更好利用全球先進資源要素,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稅收大數據具有時效性強、覆蓋面廣、顆粒度細等優勢,能夠及時、客觀、較為全面地反映和比較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榮海樓表示,稅務部門基于稅收大數據分析了2017年以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情況,有三個方面明顯特點。
一是省際間貿易關聯度增強,國內統一大市場優勢更加凸顯。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省際貿易銷售額年均增長12.8%,較全國銷售收入增速快1個百分點;省際貿易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從38.2%上升至39.8%,提高1.6個百分點;2023年1月1日-5月20日,省際貿易額占比為39.6%,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二是創新、信息要素配置增強,重點地區輻射帶動明顯。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科技服務省際銷售額年均增長28%,較科技服務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4.2個百分點。2023年1月1日至5月20日,科技服務省際銷售額同比增長29.7%,較科技服務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2.6個百分點。
三是交通運輸和物流支撐作用增強,現代流通體系逐步健全。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交通運輸物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2%,較全國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3.4個百分點。
榮海樓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充分挖掘運用稅收大數據作用同時,以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稅收分析,切實發揮稅務部門職能作用,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