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我認為疫情對中國的房產市場影響只是暫時的。”5月27日,全國政協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中國房地產行業完全可以抵御疫情的沖擊。
莫天全告訴記者,今年三月后,房地產市場正在恢復,房價也趨于穩定沒有大幅的下降或上漲,上下行幅度不到0.5%都是屬于正常的,“四月以來,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已經有比較大的反彈,市場恢復很快”。
線上賣房業務量持續提升
今年房地產市場將相對穩定
房地產行業近年來正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此次疫情也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危機。
“但我們同時要看到,從政府到開發商到購房者等,房地產基本面沒有變化,政策層面沒有,開發商等層面也沒有太多的變化,購房者仍然需要買房子。”莫天全對《證券日報》記者談道。
在莫天全看來,疫情推動了房地產行業在銷售渠道領域的革新,并帶來了新的機會。
具體來看,莫天全告訴記者,房地產行業在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直播看房、VR看房、網上房交會等在線形式幫助無數有需求的用戶與開發商中介等服務商達成交易。“疫情期間線上賣房相關業務量一直在上升”。莫天全如是說。
“政府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并且很有效。”莫天全告訴記者,實體政策降低了稅率,并向企業和人民提供補貼,使其直接惠及人民和中小企業。“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我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今年剩下的時間里將是相對穩定的”。
消費需求仍然在。莫天全指出,疫情期間,購房者越來越認同房子的投資價值,并產生對于郊區房子的向往;對健康住宅也會有新的需求,比如更關注戶型和住宅的通風等。
“房地產企業要積極關注這些變化,并及時應對。”莫天全表示,“我認為,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格局變化就看哪些企業能抓住后疫情時代政策和市場的新機會。”
避免中介機構形成壟斷格局
建議不要著急出臺房產稅
今年兩會,莫天全帶來了四份提案,在《建立國家住房市場監管機構,維護“房住不炒”良性環境》的提案中,莫天全建議預防部分城市逐漸形成中介機構高市場占有率的壟斷格局,加強對寡頭企業監管,保障行業回歸到健康有序的競爭中來。
“我認為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不是一件好事。”莫天全進一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比如北京等核心城市,一些中介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0%~60%,這就很容易形成對房源和客源的壟斷,影響房價和市場透明,破壞住房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莫天全看來,當行業良性競爭局面被打破,就意味著壟斷機構有收費和對房價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房價將不再是市場的房價,而是某些壟斷機構或者壟斷資本操縱的房價。尤其是近些年,資本進入了房產領域之后,通過高價獲得房源,占有高份額的市場,不僅推高了房價,使得房價偏離市場基本面,也推高了某些收費的標準。
“而最終這些成本都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因為商業資本肯定是逐利的。”莫天全強調。
在莫天全看來,如果市場壟斷情況有所改善,那么整個市場和房價都會朝著符合市場規律和國家調控目標的方向發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房地產稅,此事引發關注。
“我認為今年政府報告沒有提房地產稅是出于對房產稅開征時間節點的拿捏與把控。”莫天全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當前重中之重為持續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整體經濟以及房地產市場。這幾年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壓力都很大,現在疫情影響,更加雪上加霜,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
事實上,在2019年的兩會期間,莫天全就曾提交議案,建議謹慎把握出臺房產稅的時間節點。
“我今年還是這個想法,建議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不要著急出臺房產稅。”莫天全告訴記者,“我始終認為房地產稅是國際通行的稅種,從長期來看中國開征是遲早的,也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應當謹慎,考慮各方面因素,什么時候出臺,必須拿捏好時間,要等到經濟向好,到時再出臺”。
(編輯 白寶玉)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