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明山
從春節后第二個交易日開始,滬指持續反彈,走出七連陽行情,不少投資者實現收益新高。近日,有投資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春節前剛剛認購的新基金已經開始有收益,且收益不比成立較早的老基金差。”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春節后,部分次新基金確實在迅速建倉,在A股“黃金坑”時搶籌優質資產。
當前,眾多機構投資者一致看好A股的配置時機,近期成立的次新基金剛好迎來建倉潮,有望以較低的價格買到相關標的。《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三個月成立的基金產品共342只,均未披露2019年基金四季報(處在建倉期內),按照基金發行時規模統計,這些基金的合計規模高達6469億元,將在近期快速建倉。
剛成立基金凈值就大漲
春節過后,A股市場在經歷了首個交易日的大跌后,開啟了持續的“報復性”反彈,投資者交易熱情明顯回升。市場火熱之際,也有投資者對記者表達了其不解——“搶購的新基金剛剛成立,就開始有收益了,且收益比一直持有的老基金還要高,是怎么回事?”
實際上,春節過后,數十家基金公司均公開發聲表示,在經歷了春節后首個交易日的大幅下跌后,諸多優質資產估值大幅回落,已經到了新基金建倉、老基金加倉的絕佳時機。《證券日報》記者此前曾報道,春節后有86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產品進行了加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大幅上調。
次新基金在近期基金凈值大漲,實則是基金管理人選擇在近期快速建倉的外在表現。記者注意到,當前處在建倉期的342只基金中,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在去年11月份成立,至今已有29.42%的回報率,另外,銀河新動能混合等10只權益基金在成立以來已經有10%以上的回報率,早早地開始為基金持有人獲取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成立的爆款基金——萬家科技創新混合,也已迅速開始建倉,該科技主題基金在今年1月2日開售,遭到廣大投資者瘋搶,上演“一日售罄”,成立以來截至2月13日,該基金已有7.49%的回報率。另一只今年的爆款基金,廣發科技先鋒混合也已有3.36%的回報率,該基金由去年股基冠軍劉格菘掌舵,曾一天賣出800億元。
6469億元資金需在近期建倉
今年以來,上演“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不止上述兩只,《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共有11只基金成為“日光基”,共有29只基金選擇提前結束募集,表現出廣大投資者對這些基金極高的認購熱情。當然,也有不少基金管理人選擇在達到一定規模后快速成立,以在當前市場行情下實現快速建倉。
根據往常經驗,普通基金在成立后的建倉周期一般為三個月,在建倉期內,基金經理可以運作相關基金資產在指定標的內選擇合適的股票資產,在開始建倉后,基金的單位凈值也將出現波動。從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2月13日,在近三個月的時間內,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342只基金成立,這些基金均正處在建倉期內。
巧合的是,無論是在去年年底還是今年年初,眾多機構投資者均表達了對A股投資機會的看好,諸如“春季躁動行情”、“A股黃金坑”等表述屢見不鮮。在此期間,投資者的入市積極性十分高漲,借道新基金入市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新基金的成立規模較此前大幅提升,342只基金的合計規模高達6469億元,單只基金的平均發行規模近19億元。
不過,對絕大部分次新基金來說,A股市場指數持續走高的同時,基金凈值卻未出現大幅波動,表明這些基金的建倉速度較慢。但三個月的建倉時間不變,前期建倉速度較慢意味著基金管理人需要在近期快速完成建倉,在股市低點時成立的這些基金,也有望在完成建倉后迎來基金凈值的快速上漲,獲取較為理想的回報率。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