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王僖
繼引入目前全球制環氧丙烷最領先核心技術,齊翔騰達在化工新材料領域再獲新突破。
7月25日晚,齊翔騰達發布公告稱,與中國化學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化學集團”)及其孫公司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天辰”)共同設立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辰齊翔”),分兩期投資建設年產100萬噸尼龍66新材料產業基地,其中首期包括20萬噸/年已二腈裝置。
據了解,尼龍66的主要原料為已二腈,而目前國內并無已二腈生產廠家,天辰齊翔將借此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次實現擁有自主產權技術的已二腈。“項目的成功有利于打破國外廠家的定價權,對我國尼龍產業可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齊翔騰達業績也有多重的正向推動。”一家大型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表示。
尼龍產業鏈的咽喉
據了解,尼龍66因其強度高、耐溫、耐熱、電絕緣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程塑料、汽車、機械、電器零件、工業絲、民用絲等領域。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尼龍66的消費量為52萬噸,其中進口27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36%。
不僅如此,由于生產尼龍66的關鍵中間體——已二腈,因其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國內“已二腈—已二胺—尼龍66”產業鏈錯配嚴重,產業鏈利潤分配都掌握在國外上游公司中。
目前全球已二腈產能184.5萬噸,主要集中在英威達、奧升德、巴斯夫(含索爾維)和旭化成四家企業中。太平洋證券近期發布的一份上市公司研報顯示,目前我國已二腈對外依存度100%,且需求量保持強勁,2018年國內進口已二腈達29.3萬噸,同比增長7.7%。據業內推斷,未來已二腈或出現16.5萬噸左右的市場短缺,可以說,已二腈早已成為整個產業鏈的咽喉和最易受沖擊的環節。
國內該產業鏈面臨的現實更為尷尬:寡頭高度壟斷,技術封鎖嚴重,定價受制于人。2018年由于國外上游公司一系列突發事件導致已二腈產能不足價格上漲,進而導致尼龍66切片去年報價一度超過4萬元/噸,漲幅巨大。
“本來已二腈就是尼龍66產業鏈的‘咽喉’,我們國內的產業鏈還被緊緊地‘卡住脖子’。”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如是說。而根據市場預估,到2020年,我國已二腈消費量將達到38萬噸,其中尼龍66消費已二腈在35.7萬噸左右。
打破已二腈技術國外壟斷
此次齊翔騰達攜手中國化學集團共同投資設立的天辰齊翔,將實現己二腈國產化的歷史突破,打破“己二腈技術”國外壟斷。
此次公司公告中提到,己二腈的生產技術長期由國外企業所壟斷,中國天辰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已全面掌握了己二腈到尼龍66生產參數和工藝指標,并通過實驗裝置順利產出合格產品。
而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天辰自主研發的“丁二烯直接氫氰化法合成己二腈技術”,早在2015年即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并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授權。
根據公告,盡管此次合作齊翔騰達在天辰齊翔中只占10%股權,但該項目對齊翔騰達的正向推動,遠不止于此。
如前所述,尼龍66市場前景廣闊,作為首個擁有自主產權技術的已二腈國產化裝置,一旦投產,齊翔騰達在項目投資上即可實現獲利。
更為重要的是,天辰齊翔項目可與齊翔騰達現有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齊翔騰達可向天辰齊翔提供丁二烯、丙烯、蒸汽和副產的氫氣,有助于盤活齊翔騰達富余產能,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一家大型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表示。
目前,齊翔騰達擁有世界最大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單套裝置,年產能15萬噸。丙烯產能10萬噸,2018年實際產能12.76萬噸,而這些產品都可作為天辰齊翔尼龍66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原料供應。齊翔騰達公告特別提到,“該項目主要以丙烯、甲醇、液氨、丁二烯、己二酸、氫氣、天然氣為原料,有利于優化產品結構和裝置負荷,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而且,天辰齊翔項目所在地為山東省淄博市齊魯化工區及其擴園區,比鄰齊翔騰達,天辰齊翔借此既能穩定地獲得原料供應,又能節省原材料運輸成本。
搶灘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已二腈技術國產化的同時,國際已二腈巨頭也已開始布局。
據了解,今年2月份,英威達和上海化學工業區(SCIP)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40萬噸己二腈生產基地的設計規劃,預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計劃于2020年開始建設,2023年投產。
而中國化學集團子公司中國化學公告顯示,天辰齊翔的首期項目計劃工期為3年,自第4年正式投產運營。從投產時間上看,雙方都錨定了2023年。對此,齊翔騰達公告中也強調,“公司將與中國化學集團緊密配合,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投產,擺脫國外進口限制。”
對此,上述化工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化學集團與齊翔騰達的合作,邁出了己二腈國產化實質性的一步。項目的成功將有利于打破國外廠商的定價權,對我國尼龍產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在國內首套完整產業鏈的工業化尼龍66裝置呼之欲出面前,誰搶先半步似乎已不那么重要。
“齊翔騰達背靠雪松控股這顆大樹,資金雄厚,與中國化學集團聯手,雙方有技術,也不缺資金,共同打造己二腈產業基地,成功概率很高。”上述化工行業分析師稱,“此外,目前A股市場上尚無一家公司擁有己二腈的生產工藝。考慮到己二腈工藝的復雜性,很可能在未來2年至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己二腈行業都很難有新的競爭者出現。”
(編輯 白寶玉)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