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醞釀多年的南北船戰略性重組,終于得到官方“蓋章”獲準。
10月25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了解到,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俗稱南船)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俗稱北船)實施聯合重組。由此,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減至95家。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背景下,推動南北船重組整合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優化造船資源配置、化解過剩產能,增強我國船舶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從目的上看,更多的或是由于應對外部競爭的需要。
事實上,與中核集團、中國中車集團分分合合的情況頗為相似,現在的南船、北船其實是在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一分為二而來的,彼時,兩大集團以長江為界,開啟了長達20年劃江而“據”的局面,而這也正是南船、北船俗稱的由來。
雖然經過20年的發展,兩大集團均已成為行業“巨無霸”,但在這一過程中,與之相伴的重復建設等弊端卻越發明顯。而自本輪國企改革啟動以來,隨著中國中車、中核集團等相繼完成由“合”到“分”再到“合”的過程,加之近幾年造船業持續低迷及日漸加劇的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南北船的合并在業內看來早已成為必然。
“北船是我國軍船研制和民船行業的主體力量,在設計、配套環節占據主導地位,2018年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南船則是我國軍民船的中堅力量,側重建造部分艦船電子配套。”在國盛證券國防軍工行業分析師張潤毅看來,兩大集團產品類別重疊度較高,但各有優勢和短板,合并后將有利于內部優勢互補、減少無效重復競爭、提升效率,統籌發揮產業協同效應。
早在今年7月1日,包括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等在內的8家上市公司集體發布公告稱,于7月1日接到實際控制人通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由此,標志著兩船合并正式拉開序幕。
如今,隨著兩船重組正式“官宣”,東方證券國防軍工行業分析師王天一認為,在當下全球船業仍處于相對低位且競爭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兩船合并,有利于促進上下游資源協同、減少同業競爭、進一步強化龍頭效應,集中度的增加以及產能結構的優化也有望提升企業的議價能力。
劉興國表示,透過此次兩船重組來看,未來,央企將繼續以強強聯合式并購重組與專業化整合兩條路徑來深化推進重組整合,以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央企專業化競爭能力。從行業角度看,未來可能繼續在煤炭電力行業、電信行業、商貿服務領域推進強強聯合,在石油化工、汽車、軍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實施專業化整合。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