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馮思婕
7月9日晚間,盈峰環境披露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中標的河北雄安新區容城縣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正式簽約,合同總金額達2.19億元。據悉,該項目為公司落地運營的首個國家級新區環衛服務項目,具有重要的市場戰略意義。
“行業的發展需要堅強的推動者,我們只是順勢而為,以清晰的戰略布局,搶占‘智能裝備、智云平臺、智慧服務’的智慧環衛新高地。”盈峰環境董秘金陶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未來我們將以智慧環衛服務行業引領者的姿態引領環衛服務產業發展的新浪潮。”
環衛業務競爭市場化
行業龍頭大單屢落地
截至6月30日,盈峰環境2020年上半年新增合同額沖破百億大關,躍居行業第一。公司先后在河北、湖南、云南、廣東、河南、重慶、陜西、黑龍江等八省份收獲各類環衛市場化項目16個,中標項目分布于深圳、重慶、長沙、西安等10余個城市。其中,盈峰環境深圳寶安項目更是創下行業合同額新記錄,單個項目合同額高達78億元。
至此,盈峰環境環衛裝備研發制造與環衛服務運營兩翼齊飛的戰略已初步達成。
據華泰證券的研究顯示,我國環衛市場化率由2015年的不足10%增長至2019年的約45%。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環衛市場化率如果達到80%屬于較高的市場化水平,因此我國環衛市場化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那么讓盈峰環境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下還備受招標單位青睞的“秘訣”是什么?
金陶陶指出,是公司與眾多客戶合作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以及建立了一種高信任度的關系。“一方面,沒有智慧化的裝備就沒有智慧化的服務,公司智慧環衛依托環衛裝備電動化、智能化、少人化等領先的技術優勢,占據了環衛服務的技術高地;另一方面,公司環衛機械連續19年處于國內行業銷售額第一的位置,超過12萬臺、600億元的歷史銷售額,總體市場占有率超20%,高端產品市占率近40%,品牌口碑+資源給我們的轉型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而談及盈峰環境在未來的持續發展,金陶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自身財務健康,且具有良好的信譽,可通過多種渠道融資,有強大的資金支持,無論是營業收入、凈利潤還是現金流都具備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同時,技術創新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公司重視技術創新、注重裝備研發的基因為公司在后期環衛服務市場的競爭奠定了強有力的支撐。”
聚焦智慧環衛板塊
率先推動“機械替代人工”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10.48‰,隨著人口出生率再創新低,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增長為12.6%。而我國環衛服務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較高,人口老齡化問題將加大環衛服務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壓力。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加速與勞動成本的提高,環衛機械化替代人工是勢在必行的。而頭部企業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或將在這一輪更新迭代中最先受益,有望實現企業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盈峰環境認為,智慧環衛區別傳統環衛,傳統環衛服務管理以人工清掃保潔為主,側重于對環衛工人的管理,“以克論凈”,環衛工人缺乏職業認同感,且管理難度大、效率低。而公司智慧環衛依托智能裝備、智云平臺、智慧服務,在推動環衛服務行業“機械替代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讓環衛工人使用機器、提升工作技能并改善收入甚至生存狀況。
記者了解到,盈峰環境的裝備精準滿足了各類場合的使用需求。公司的大型裝備作業范圍廣、效率高;而在人群密度大的廣場、居民社區、背街小巷等“城市毛細血管”,公司的智能小型環衛裝備則可有效清除大型設備無法作業而產生的盲區,打破了狹小區域傳統的“以人為主”模式局限,做到機械化、智能化、少人化。
“近年來,我們投資超過1億元,自主研發了融合5G、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智云平臺,整合環衛裝備運行、服務項目運營等數據資源,打通上游裝備研發制造、下游服務高校運營的產業鏈,打造各類城市的“機械化、智能化、少人化”環衛服務標桿項目,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智慧環衛體系,推動行業的機械替代人工和智慧化轉型。”金陶陶如是說道。
(編輯 才山丹)
15:26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生物島總部揭牌 |
15:24 | 僑銀股份攜手國地中心 簽約人形機... |
15:06 | 宏達電子業績說明會釋放積極信號 ... |
15:00 | 聯想戴煒:超級工廠+智能體即服務... |
14:58 | 華智數媒聯合多方共筑短劇全球化新... |
14:58 | “五一”租車市場觀察:深度游需求... |
14:13 | 國能日新發布「曠冥」大模型2.0版... |
14:05 | 金科環境獲多家機構推薦 |
14:04 | 北京SKP推出精釀啤酒季活動 120余... |
14:04 | 中國東方發布2025年度《中國金融不... |
12:57 | 最高檢、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6件外... |
12:56 | 高性能材料品類持續豐富 科創板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