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2020年以來,隆基股份(601012)越來越多的關注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的情況,并未掩飾其進軍這一領域的決心。最新的情況是,3月4日晚間,隆基股份宣布將入股森特股份(603098),并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雙方將共同開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場業務。
據了解,國內BIPV主要面向工商業屋頂,同時,相比“彩鋼瓦屋頂+全額購電”等形式,BIPV的經濟性最佳。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國內BIPV市場每年的規模有可能達到1.3萬億元。
入列森特股份二股東
公告顯示,3月4日,隆基股份與北京士興盛亞投資有限公司、華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劉愛森簽訂協議,擬以現金方式受讓上述三方持有的森特股份1.3億股股份及其對應的股東所有權益,擬協議受讓股份數量占森特股份總股本的27.25%。本次轉讓完成后,隆基股份將以27.25%的持股比例躋身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轉讓價格為12.5元/股,較最新收盤價森特股份9.56元/股的收盤價有約30.75%的溢價。另外,本次交易的對價總額為16.35億元。
3月4日晚,森特股份也就本次交易進行了公告,并表示,此舉有助于公司股權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以及長期戰略的穩步推進,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亦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森特股份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綠色、環保、節能新型建材并提供相關工程設計、生產、安裝和售后等一體化服務,主要承接金屬圍護系統工程(屋面系統、墻面系統)和聲屏障系統工程,提供從工程咨詢、設計、專用材料供應和加工制作到安裝施工全過程的工程承包服務。
去年前三季度,森特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凈利潤1.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1%和27.81%。根據森特股份在定期報告中的表述,業績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后復工復產時間普遍延遲,公司生產受到較大影響。
關于本次交易,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隆基股份進入后,森特股份的治理結構調整。根據協議,森特股份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由隆基股份提名2名董事;監事會由3名監事組成,由隆基股份提名1名監事。此外,森特股份總經理或財務負責人也將由隆基股份推薦,并由森特股份聘任。
BIPV市場容量超萬億
針對本次收購的影響,隆基股份表示,將有助于促進雙方業務融合,充分發揮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頂設計、維護上的優勢,同時結合隆基股份在BIPV產品制造上的優勢,雙方共同開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場的業務發展;有助于公司擴大分布式市場范圍,拓展光伏產品的應用場景。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隆基股份在2019年報中曾提到,公司新業務BIPV完成了基礎研發和產品定型,預計2020年推出產品并實現量產,為公司拓展新領域打下基礎。在2020年半年報中,公司又表示,已完成BIPV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準備,將正式進軍建筑光伏一體化市場。
去年8月,隆基股份發布了BIPV領域的第一款產品——“隆頂”,根據彼時的介紹,這是一種“裝配式BIPV”。隆基股份有關負責人表示,“裝配式BIPV”可以讓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更加符合市場實際需求,從而真正帶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撬動萬億級的BIPV市場。
在隆基股份對BIPV市場躍躍欲試之時,大洋彼岸的特斯拉也瞄準了這塊蛋糕。2019年10月,特斯拉推出第三代太陽能屋頂產品,該產品使用黑色紋理玻璃制成的新型瓷磚,8小時便可完成安裝,最低3.4萬美元每套起售。
馬斯克表示,未來特斯拉光伏業務比重將超過汽車業務,其測算未來美國每年將有450萬個新屋頂市場,而全世界每年約有1億個屋頂市場,特斯拉光伏屋頂業務充分受益于廣闊的行業前景,有望迎來爆發。
天風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國內BIPV產品主要面向工商業屋頂,據測算,相比“彩鋼瓦屋頂+全額購電”“彩鋼瓦+BAPV+部分購電”等形式,BIPV的經濟性最佳。此外,BIPV還具有壽命長(25年以上)、可降低商業模式復雜性等優勢。
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BIPV市場每年潛在的翻新屋頂及新增屋頂面積合計約12.3億平方米,假設光伏板功率為200W/平方米,潛在裝機規模為245GW,同時假設BIPV價格為5.5元/W,由此估算的市場空間將高達1.3萬億元。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