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會玲
北京時間3月11日,美股上市公司信也科技發布了其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盡管年初面臨著新冠疫情的挑戰,信也科技2020年全年業績仍表現穩健,經營數據持續向好。全年促成借款金額641億元,全年總營收75.63億元,全年凈利潤19.69億元。
信也科技CEO章峰表示:“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我們的業務在第四季度繼續保持著上升的趨勢,以穩步上漲的勢頭結束了2020年。在過去一年里,我們成功實現了客群上浮和科技賦能的戰略轉型,逾期率持續好轉,預計2021年的促成借款金額將在1000億元至1200億元之間。”
財報數據顯示,信也科技第四季度促成借款金額達210億元,同比增長24.3%;第四季度總營收達18.53億元,同比增長50.3%;第四季度凈利潤為4.97億元,各項財務數據表現穩健。第四季度筆均借款金額為4041元,同比增長9.8%,筆均借款金額的持續上升也顯示了用戶質量的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信也科技累計注冊用戶數達1.161億。同時,得益于客群的不斷上浮與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信也科技第四季度的最終逾期率預計將低于3%。
信也科技CFO徐佳圓表示:“2020年我們的業務持續增長,并超預期實現了此前對于全年營收的目標,這進一步彰顯了我們核心業務模式的優勢。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和流動性仍保持強勁,現金及短期流動資金為人民幣46億元,杠桿率為3.2倍,這將有助于我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縱觀2020年,信也科技推進的客群上浮與科技賦能戰略成效凸顯。目前,信也科技已成功對接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等50余家持牌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不斷下降。在維持充足和穩定的資金來源、降低資金成本的同時,力爭實現以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的發展目標。
財報顯示,信也科技2020年全年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達3.70億元,其中僅第四季度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就達到1.062億元,環比增長14.19%,在行業內處于較高水平。
在優化自身業務的同時,信也科技也在不斷對外進行科技賦能。目前,信也科技已從智能營銷、智能客服、智能風控、智能催收、智能質檢、模型服務六大模塊進行自主創新,研發了針對持牌金融機構的全鏈路數字化轉型方案。信也科技與持牌機構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系,也使得信也科技成為國內金融科技領域中極具競爭力的第三方科技公司。
此外,信也科技在第四季度成功舉辦了首屆科技開放日,重磅揭秘了自身的科技全景圖,直觀展示了公司在科技研發和科技賦能方面的努力與成果。
新冠疫情暴發后,信也科技應用科技實力,積極為受影響的小微企業主提供便捷的線上信貸撮合服務,保障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渠道暢通。
財報顯示,信也科技2020年度已成功服務約22萬小微企業主,共計促成借款金額約37億元,有效助力了小微經濟的復蘇。2021年,信也科技將繼續響應國家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的號召,加大力度助力小微企業蓬勃發展,預計將為小微企業主與金融機構之間促成借款金額200億元左右。
此外,信也科技集團的多元化發展繼續提速。過去一年里,信也科技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印尼業務在疫情好轉之后發展穩健。同時,信也科技已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可在監管規則內于新加坡從事資本市場產品交易活動。至此,信也科技東南亞業務版圖已初顯規模,夯實了其構建國際化金融科技集團的基礎架構。
信也科技在此次財報中還披露了其股票回購計劃的最新進展,充分顯示了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信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了新增的6000萬美元股票回購計劃中的約1810萬美元用于回購其美國存托股票(ADSs)。結合該公司先前授權的1.2億美元回購計劃,公司目前已使用了總計約1.29億美元回購其美國存托股票。
信也科技CEO章峰表示:“展望2021年,憑借公司在科技創新、審慎的風險管理以及采取有效措施跨越經濟和信貸周期挑戰三個方面的成功實踐,我們有能力把握中國消費升級、微型企業市場以及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為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編輯 孫倩)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