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崛起可謂勢不可擋,在運動服飾領域,安踏體育(2020.HK)交出了令人矚目的半年度成績單。
8月24日,安踏體育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28.1億元,同比增長55.5%,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31.6%,雙雙創出歷史新高。這是安踏在去年凈利超越阿迪達斯中國的基礎上,營收首次超過后者(182.98億元),安踏同耐克中國(273.4億元)的差距也在顯著縮小。
天貓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7月,安踏集團旗下品牌總成交額達成以企業維度計算,在“運動戶外”類目排名第一,這也是首次由中國企業占據行業榜首。
8月24日,安踏體育收報171.2港元,最新市值4628億港元。今年以來,安踏體育累計漲幅已近40%,年內市值增幅達1316億港元。
上半年營收228億元
今年以來,國貨品牌備受推崇,獲得網友的大力支持。早前李寧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李寧上半年營收達101.97億元,同比上升65%;凈利潤近20億元,同比大漲187.2%。
數據顯示,安踏體育在今年上半年運營良好:經營現金流入同比增加1.6倍至63.1億元;自由現金流入同比增加2.1倍至58.6億元;期末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223億元。
上半年,安踏“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邏輯再度得到充分驗證,集團旗下各品牌銷售呈快速增長態勢。安踏體育三條增長曲線態勢向好,安踏品牌領銜的創新增長曲線,消費者人群結構實現了年輕化和多元化,帶動線上線下同步快速增長;以FILA為主的高質量增長曲線實現品牌家族式穩健增長;以迪桑特、可隆體育領銜的高潛力增長曲線發展迅猛,公司的多品牌孵化能力再獲驗證。
具體來看,安踏品牌收益同比增長56.1%,繼續夯實專業運動品牌龍頭地位;已連續十年保持增長的FILA品牌再創佳績,收益同比增長51.4%;包括迪桑特、可隆體育在內的其他品牌,收益同比增長90.1%,表現出強大的增長活力。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指出,“在國家政策推動全民健身及雙奧連開的歷史機遇下,我們將繼續聚焦體育裝備的黃金賽道,夯實科技研發的護城河,持續孵化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多品牌矩陣,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不同專業領域愛運動的消費者。今年是安踏集團成立的30周年,我們將繼續堅持正確的戰略,強化集團的核心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保持高質量增長,爭取早日實現流水雙千億的目標。”
電商收益增幅高達61%
渠道端,電商渠道已經成為安踏的一條主賽道,上半年電商收益增幅高達61%。其中安踏、迪桑特等品牌線上收入增速超過50%。
數據顯示,安踏體育1-7月線上總流水排名位居所有體育用品企業第一位,在“運動戶外”類目排名第一,這也是首次由中國企業占據該類目榜首。
從整體收入來看,安踏體育上半年的營收體量已經相當于2.2個李寧,5.5個特步,7.3個361度。同時,從上半年中國運動服飾市場的表現來看,安踏體育的營收已經超越阿迪達斯(182.98億元),躋身中國市場第二,與第一名耐克(273.4億元)的差距也大幅縮小。
早在2020年財報中,安踏體育凈利潤就超過阿迪達斯,這也是安踏體育首次凈利潤超過阿迪達斯。
截至目前,安踏已經連續9年位居國內行業第一。上半年,安踏市值一度突破5000億港元大關,位居全球體育用品行業前三位。8月24日,安踏體育收報171.2港元,最新市值4628億港元。今年以來,安踏體育累計漲幅已近40%,年內市值增幅達1316億港元。
安踏集團能夠實現持續、全面的業績高增長,和其運營效率的提升以及對產業趨勢的洞察不無關聯。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首先是得益于中國的有效疫情防控,推動國內市場消費快速反彈,讓國內體育品牌在疫情期間的各項銷售改善措施獲得回報。其次,2016年以后運動行業整體向好,李寧、安踏、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開始不斷占領傳統時裝品牌和尾部運動品牌的市場份額。同時,從“棉花事件”到“鴻星爾克出圈”等,國貨服裝賽道的熱情不斷被點燃,市場格局不斷向國貨傾斜,本土運動服飾龍頭確定性崛起。
國務院剛剛更新《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8.5%,體育產業規模將提升到2025年的5萬億目標,復合年增長率為11%。即全民健身,將在下一個5年掀起新的熱潮。
機構預測,安踏體育有望在2025年超越耐克,坐上中國市場的頭把交椅。高盛預期,中國體育服飾市場今年至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對其覆蓋研究的體育服飾股繼續有信心,預計李寧及安踏可受惠于行業增長及“國潮”趨勢。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