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8月31日,中國生物制藥發布中期業績。財報顯示,中國生物制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3.5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84.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3.6%,扣除以投資科興獲得的巨額回報為主的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盈利,歸母凈利潤仍同比增22.9%。亮眼業績的驅動力在于公司多年高研發的投入,上半年研發總開支約人民幣18.8億元,同比上升15%,占總收入的13.1%。
近年來,中生制藥的研發投入持續加碼,進入臨床階段的項目中,有50%為自主研發品種。2018年以后上市的60余個新產品對銷售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所占銷售收入的份額已經超過40%并仍在快速增長。
“今年公司業績全面反彈,來自集采的壓力和疫情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歷史。”中國生物制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在當日的業績會上指出,今年對于中生制藥而言,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亮眼的業績是過往經營的結果,也是下一段征途的起點。公司計劃三年內上市新品種近百個,覆蓋多個治療領域。
分疾病領域來看,上半年中生制藥在抗腫瘤、腸外營養、心腦血管、呼吸、骨科5大核心領域均保持雙位數高增長。抗腫瘤藥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上半年實現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25%,收入占比持續提升,已達35%。除安羅替尼外,近年來陸續獲批的眾多新品種也加速了該板塊的增長,其中7個品種增速超過50%。
就在8月5日,中生制藥腫瘤免疫創新藥物派安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尼可)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成為完善公司抗腫瘤管線的一塊關鍵“拼圖”。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在當前上市的國產PD-1藥物中,派安普利有著明顯的安全和差異化優勢,主要研究終點客觀緩解率(ORR)高達89.4%。
心腦血管藥物收入為15億元,同比提升45%,占比10%,同比提升兩個百分點,主要得益于國家集采以及新品的高速放量。骨科板塊收入為12.5億元,增長20%,占比為9%,核心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公司制定的慢病管理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從而拉動成熟品種的再次增長。腸外營養板塊收入為6億元,增長39%,該板塊本季度貢獻了兩大收入過億的品種。
謝其潤認為,近期出臺的行業新政,表明國家大力推動促進創新藥自主研發的主旋律沒變,長遠來看對致力創新研發的中生制藥是利好消息。從業務管線來看,集采、醫保談判和業務轉型給中生制藥帶來的陣痛期已過,創新藥的增速完全可以彌補仿制藥的萎縮,而進入集采醫藥后的銷售放量使得主力產品對收入貢獻不斷提升。未來,集團將借助X-LAB和全球創新樞紐網絡布局,聚焦FIC預期銷售峰值不小于5億美元的品種。
(編輯 崔漫)
21:53 | 一汽富維:獲得自主豪華品牌客戶座... |
21:52 |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 商業化應用將帶... |
21:47 | 北陸藥業: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1:47 | 多利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47 | 宏鑫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47 | 華斯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47 | 晶科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47 | 梅安森: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 |
21:47 | 寧水集團: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47 | 萬興科技: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47 | 秀強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47 | 鎮海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