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4月28日,萊特光電發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報。2021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約3.37億元,同比增長22.59%;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08億元,同比增長52.72%。
對于業績的穩步增長,萊特光電表示,主要是公司充分把握OLED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技術創新為驅動”的經營理念,在產品研發創新、提升市場份額、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及保障客戶供應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萬億元投資加速OLED行業成長
萊特光電主要從事OLED有機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OLED有機材料產品包括OLED終端材料和OLED中間體。
目前,國內OLED面板總投資已超過萬億元,新建及擬建的OLED產線已達到20條以上,全球OLED面板產業的重心也逐步開始向中國轉移。
技術優勢提升行業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OLED有機材料終端用戶包括華為、蘋果、三星、LG集團、小米、OPPO等全球性的龍頭企業,而這些終端用戶對于專利具有嚴格的管控體系,需要面板廠商所用的OLED材料具有專利保護。但由于國外OLED有機材料企業起步較早,大部分專利被國外材料廠商壟斷,對于國內OLED面板廠商來說,無論是出于保障產業鏈供應安全的角度,或是降低生產成本的考量,都具備較迫切的材料國產化需求。
近年來,國內有機材料廠商一直在積極尋求在OLED終端材料的專利和技術的突破。
萊特光電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研發生產的Red Prime材料獲得國家工信部認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公司針對OLED終端材料積累了大量的研發成果,并且在產業化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多項OLED終端材料自主專利,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專利封鎖,進入了OLED面板核心廠商的供應鏈體系,實現了OLED終端材料的進口替代。根據年報,公司在OLED終端材料的毛利率高達79.96%。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具備授權專利91項和2項許可專利,累計申請的專利497項(包括361項國內專利申請和2項許可專利,81項PCT國際專利申請和53項海外專利申請),覆蓋了發光層材料、空穴傳輸層材料、空穴阻擋層材料和電子傳輸層材料等OLED有機材料。公司目前量產供應的產品皆具有專利保護,且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專利布局。
經過多年的研發及產業化經驗的積累,萊特光電形成從材料結構設計、材料制備、高純度升華、器件制備到器件測試的完整產業鏈。
客戶優勢推動業績穩定增長
正是憑借自身的產品性能、成本優勢、服務優勢,萊特光電進入了國內OLED面板廠商的供應鏈體系,產品終端應用于華為、蘋果等全球知名手機,為我國OLED產業鏈的自主化及全球產業鏈中競爭力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年報顯示,萊特光電是首家為京東方供應OLED發光功能材料且具備自主專利的國內廠商,也是京東方OLED發光功能材料中唯一的國內供應商。
此外,萊特光電還是華星光電OLED終端材料的唯一國內供應商,是和輝光電平板系列Red Prime材料的唯一供應商。
萊特光電作為國內OLED終端材料領域出貨量及產能規模領先的龍頭企業,公司主營的RedPrime材料是OLED器件結構中所有發光功能材料中金額占比較大的-材料,在與客戶合作過程中隨著客戶產品迭代更新,保持獨家供應地位。
萊特光電稱,公司將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不斷實現新產品的開發,產品進一步拓展到Green Host、Red Host、Green Prime、Blue Prime、電子傳輸材料等終端材料,成為國際領先的綜合性OLED有機材料供應商。
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新產品的開發及應用進展順利。OLED終端材料產品Red Prime材料持續更新迭代,始終保持客戶每代產品體系的批量供應;公司研發的Green Host材料已達到國際水平,在客端測試結果優良;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性能優異,正在客端進行相關驗證;公司初步建成了系列化的OLED終端材料產品體系,覆蓋到紅光、綠光、藍光三基色。
此外,憑借自身的研發優勢,公司與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客戶共同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并提供評測技術支持,有效加快了公司新產品開發效率和應用。
報告期,隨著公司下游客戶需求的增長及新產品在下游面板廠商的測試推進,公司開始募投項目“OLED終端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投資建設,廠房主體現已封頂,項目建設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逐步進行產能釋放,補充OLED終端材料不同層材料的產能需求,鞏固和提升市場份額,推動公司業務規模化增長。
萊特光電表示,未來隨著公司不斷鞏固維護現有客戶的需求穩步增長,繼續加大新客戶、新產品的業務拓展,保持公司營業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編輯 張明富)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