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近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主辦、廣州市政府支持、態創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一屆中國綠色生物制造峰會舉行,諸多院士和專家分享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思考。
近年來,隨著底層技術成本持續降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突破發展,合成生物學借助大數據處理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了更快速設計底盤菌的成果,極大程度降低了合成生物學企業門檻。合成生物學產業化進程也取得突破性發展,被廣泛運用在醫療健康、綠色能源、日化美妝、生物基材料、食品消費等領域。
麥肯錫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制造方式實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認為,我國合成生物學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正在快速向實用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國內合成生物學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正在提速。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投融資頻次和數額雙雙創新高,幾乎每一周就會有一家企業獲得新的融資,金額方面達到66億元。
另一方面,國內合成生物學產業化也面臨挑戰。此峰會調研報告揭示,當前我國合成生物學在技術攻關、產業應用、外部環境等方面,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產學研各界攜手共同面對。
(編輯 李波)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