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5月份以來,多家上市公司陸續(xù)發(fā)布公告,收到交易所下發(fā)的《事先告知書》,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從退市的原因來看,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首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值且年報被非標是主要原因。
雖然在公告中,交易所也提示公司,可以在收到《事先告知書》之日起十個交易日內提交書面陳述和申辯,但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通過陳述和申辯改變終止上市的可能性并不高,而且,查閱這些擬被終止上市的公司過往信息而言,不少公司存在虛假陳述被投資者訴訟的現象,“退市之后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問題日益嚴重,公司是否具有償債能力存在疑問。”
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環(huán)
*ST山航B的公告顯示,2022年4月1日,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3年4月29日,公司披露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首個年度報告,披露顯示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觸及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從公告內容來看,收到交易所《事先告知書》的相關公司,大多數情況和*ST山航B的狀況相似,觸及了“財務退”的指標,基本面崩壞,可持續(xù)經營能力存疑。還有多家公司的財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意見。
對于這種現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行業(yè)人士認為:“這些公司加速從資本市場退出,會更好地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發(fā)展新生態(tài)。”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資本市場的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退市常態(tài)化是其中的組成部分,一家企業(yè)從打算進入資本市場開始,信息披露、監(jiān)管、日常經營、監(jiān)管等方方面面都較過往有不同的要求,而終止上市企業(yè)的增加,也是完善和推動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
“上市公司不再是稀缺資源,投資者不再炒小炒差,最終,達成讓價值投資理念盛行,讓更多優(yōu)秀企業(yè)得到關注,形成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王鵬如是說。
中小投資者保護問題須關注
從公告中可知,這些面臨著退市的公司,對于未來是否會行使申辯權利,公司未予詳述,不過,從過往的案例中來看,通過申辯改變退市命運的可能性并不高。
王鵬對記者介紹,從整個資本市場的角度觀察可知,無論是退市制度還是監(jiān)管部門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都可以看作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組成部分,歸根結底,是要實現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fā)展,助力經濟的轉型升級。
王鵬向記者分析道:“在資本市場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的退市會更加規(guī)范、常態(tài),退市的目的不是針對個別企業(yè),而是要讓資本市場結構調整,優(yōu)秀企業(yè)獲得資金、資源,助力經濟轉型。因此,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風險意識要真正提高,要特別關注上市公司的可持續(xù)經營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公司退市的過程中,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問題也備受關注。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些將要退市的公司,大多因構成虛假陳述而遭遇了投資者訴訟。“退市新規(guī)的推行,反映出我國證券市場正在向‘寬進寬出’的方向改革,‘寬進寬出’的改革可以‘去偽存真’,使證券市場沉淀下優(yōu)質的上市公司,但在此‘驅逐劣幣’過程中,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問題也日益嚴峻。雖然退市本身并不影響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不過,退市通常意味著公司基本面不佳,此時公司是否具備充分的償債能力的確存在疑問。在投資者訴訟中,如何選擇被告將成為訴訟方案中的重點”。
(編輯 袁元)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yè)變革 科創(chuàng)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yǎng)殖業(yè)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fā)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yè)整... |
23:55 | “廣發(fā)鄉(xiāng)村振興專區(qū)”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yè)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yè)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