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安
8月31日晚間,啟明醫療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1.7%;凈利潤為虧損3.66億元,同比虧損擴大52.8%。
公開資料顯示,啟明醫療是一家從事心臟瓣膜疾病微創醫療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醫療器械公司。目前,公司建立了12款創新醫療器械組成的產品管線,涵蓋心臟瓣膜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壓等領域。
對于公司的業績表現,記者嘗試聯系啟明醫療,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得到公司方面反饋。
對于報告期內的營收增長,啟明醫療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堅持“國際本土化,本土利潤化”雙輪驅動戰略。同時,創新產品管線在全球主流市場持續達成里程碑進展,上半年達成公司預期增長目標。
產品管線方面,公司已商業化的三款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產品分別為VenusA-Valve、VenusA-Plus和VenusA-Pro。截至目前,公司主營產品VenusA系列產品在中國市場總植入量已超過15000例。
海外市場方面,公司的肺動脈瓣產品VenusP-Valve已進入英國、意大利、西班牙、丹麥、希臘、法國、德國、波蘭、瑞士等三十個國家,并在德國等國家進入醫保。另外,VenusP-Valve于今年七月獲美國FDA批準IDE申請,可開展關鍵性臨床研究,成為首個在美國獲批臨床研究的中國產人工心臟瓣膜產品。啟明醫療指出,該產品將在下半年于美國及日本的十余個醫療中心啟動關鍵性臨床研究,入組病例數為60名。
啟明醫療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訾振軍公開表示,啟明醫療堅持國際本土化,本土利潤化兩大核心戰略。下一個三年,啟明醫療將步入國際化戰略的收獲期,四瓣一體全系列解決方案將在歐美主流市場實現上市。
雖然營收在持續增長,但公司虧損卻在持續擴大,根據財報數據來看,主要是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研發成本居高不下。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達到1.57億元,同比增長28.01%;研發成本達到2.94億元,同比增長33.77%。
東高科技首席行業研究員秦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醫療器械開發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需要大量前期資本開支,公司近幾年連續虧損主要也是連續大投入的研發。而這個行業又面臨在研產品可能無法取得監管批準或不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巨大風險。所以,創新型醫藥公司的投資本身也是高風險高收益,而公司前期階段主要都是高投入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從股價表現來看,2023年以來,截至8月31日,公司股價下跌60.8%。相較于2020年10月份的股價高點,股價下跌93.9%。
另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啟明醫療的市值達到334.36億港元。截至8月31日,公司市值僅剩24.65億港元,尚不及2020年市值的零頭。事實上,股價下跌的情況并不僅限于啟明醫療,同為心臟瓣膜領域的上市公司,年內心通醫療股價下跌28.35%、沛嘉醫療股價下跌24.06%。
對此情況,一位行業從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TAVR手術的難度很大,醫生的學習周期較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的銷售、推廣支出。另一方面,TAVR手術的高昂價格也阻礙其向下沉市場滲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態度。
(編輯 孫倩)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