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融資端的解壓,馬上傳導到了土地市場。4月以來,頭部房企和中型房企重燃拿地熱情,尤其第二梯隊房企幾乎開啟了全面搶地模式。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29家房企年內拿地總額均超過百億元,2018年同期只有24家,2017年同期則只有18家。其中,融創中國拿地金額高達626億元、碧桂園達465億元、新城控股達422億元。此外,包括萬科、中海等12家房企拿地均超過200億元。
4月23日,武漢樓市上演土地拍賣大戲,10宗地塊在這一天進行集中出讓,總出讓金額達228億元。融創中國是這場搶地戰中的最大贏家,一口氣在武漢土地市場上攬下4宗地塊,拿地總額達152億元。僅4月份單月,融創中國在招拍掛市場權益拿地金額就超過了285億元。
另據同策研究院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TOP20上市房企土地成交金額2393.43億元,環比上升52.99%,同比上升62.67%。TOP 20上市房企土地成交金額占全國土地成交金額的59.72%,占比相較3月份增長了5.14個百分點。TOP 20上市房企土地成交金額集中度環比同比均上漲。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土地成交城市來看,以二線城市為主的多個城市住宅地塊溢價率全面上行,包括合肥、天津、杭州、溫州等城市賣地數量有所增加,無錫、蘇州、廣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場相比之前也有明顯升溫。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中海、綠城、世茂、華潤等房企拿地金額較前3個月平均值提升200%以上。同時,在回歸二線城市戰略驅使下,房企在二線城市拿地熱度持續攀升。今年前4個月,百強房企二線城市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占比達49%,較前3個月上升3個百分點。
另有分析師表示,整體看,中型房企是搶地的主流企業,這些企業對規模“卡位”仍有強烈需求,一旦融資到位,又感知到市場去化率在提升,即會馬上出擊土地市場。“都市圈戰略下,房企拿地布局城市越發趨同化,一、二線城市場機會更大,尤其去年下半年以來沒有按照計劃增加土地儲備的房企,今年一季度融資環境放松,融到資金后,馬上加大了今年拿地的力度”。
“按照年初的計劃,今年將會支出更多資金拿地。”一位浙江房企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土地市場高潮時,公司沒有花高溢價拿地,導致今年貨源相對不足,目前看一些城市樓市適度回溫,因此要大量補充貨源,以免后市出現斷貨危機。
事實上,多位中型房企管理層認為,頭部企業信用評價高,融資相對容易,資金成本也低,可以按照自身節奏前行。但對中型房企來說,“下手要快,布局要準”是在市場調整期中突圍的重要抓手。尤其在增量市場天花板迫近的大趨勢下,中型房企面臨的是“不進則退”的市場格局,因此一旦財務狀況較為安全,這類企業就不得不加快規模上位的腳步。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王麗新)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