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近期,房地產行業大宗交易活躍,不少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收購地產商辦類項目或相關股權。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持續筑底回升的背景下,涉房企業正加快資產處置、資金回籠速度,隨著相應重資產項目的持續出清,不少房企的債務壓力或將得到緩解,也有望通過輕資產業務謀求轉型。
具體來看,近期,上市公司地產相關項目收購、處置消息不斷。6月21日晚間,新華傳媒公告稱,擬以1億元購買關聯方位于上海市奉賢區的房產。蘇美達于同日晚間公告稱,子公司擬1.7億元受讓上海吉潤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潤置業”)52%股權,并以此獲取吉潤置業名下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綜合研發大樓資產。
同日,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消息,華潤置地開發(北京)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北京潤盈置業有限公司10%股權,轉讓底價3.48億元。據公告披露,北京潤盈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4日,是一家以從事房地產業為主的企業,注冊資本達34.85億元,由華潤置地持有100%股權。
此前,亦有孩子王、峰岹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購房消息。總體來看,大多為業務需要,購置辦公樓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市公司地產交易活躍度有所提升外,從并購交易數量與規模來看,今年5月份房地產行業并購交易熱度同樣有所提升。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4年5月份,房地產行業共進行14筆并購交易,比4月份增加2筆。其中,11筆交易披露交易金額,總交易規模約145.8億元,環比增加80.3%,平均單筆交易規模13.3億元,環比增加14.7%。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不少商業地產資產價值凸顯,上市公司購置大宗商辦資產用于辦公,有利于改善工作和研發環境,滿足公司規模擴大需求,進一步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對于出售資產方來看,也有利于減輕債務壓力,謀求輕資產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除了“小步快跑”式出售房地產項目外,也有部分房企“大步流星”式進行業務轉型。
例如,4月底,華遠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公司控股股東華遠集團,交易完成之后,華遠地產將聚焦代建、酒店經營、資產管理與運營、物業管理、城市運營服務等業務,實現業務的戰略轉型。
6月23日,美的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進行股權重組,將全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產權線從上市公司重組至控股股東,而重組后的上市公司將專注經營性業務,圍繞物管、商管、智能化、裝配式建筑和內裝開展業務,以及承接控股股東所持房開資產的全鏈條開發管理。
“近期華遠地產、美的置業明確轉型路徑,未來或有其他房企順勢而為,對發展戰略進行調整。重資產開發業務剝離轉讓,其對應的資產及負債也同時轉讓,能降低企業的杠桿率及負債水平,減輕償債壓力,增強抗風險能力,助力穿越周期。”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