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這幾年,華為顯而易見地變得越來越開放,一方面在芯片等硬件領域的發展受阻,讓華為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利用自身的硬件優勢在各個領域單打獨斗,要加速戰略轉型尋找更多元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華為幾乎在ICT(信息通信技術)各個領域都有深度的涉獵,此時戰略轉型,正是其發揮自身在ICT領域的軟件和解決方案的多年積累,重塑自己甚至營造一個新生態的有利時機。
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也選擇與華為聯手合作、共建聯盟。開放生態是華為必須要走的道路,也是很多規?;髽I做大的重要一步。因為軟件和解決方案顯然不像硬件一樣容易被卡脖子,企業和行業都可以借助華為先進的ICT技術能力,加速數字變革。這對我國全面數字化進程的提速來說,也意義非凡。
而在新能源汽車生態上達成的共識,就是華為對自建生態的一次重要實踐。
華為自己不造整車,而是要以智能化技術和方案,如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云、智能電動、智能網聯等幫助汽車公司造車和賣車,這與另一科技巨頭蘋果“造整車”的模式不同。這也是兩家企業根據各自的資源能力和外部環境,所做出的不同戰略選擇的結果。華為在擴張自己的開放的產業生態,蘋果則在鞏固自己閉環的產業生態。不過,在終極目標上,二者都希望自己成為生態系統的主導者。
目前來看,華為在ICT行業走在IDM的發展道路上,在云計算、智能汽車等新領域持續布局發力。蘋果還是軟硬一體閉環生態的科技企業,向汽車、智能家居滲透布局。二者在新興領域競爭還不是很直接。不過,新能源智能汽車是大勢所趨,市場規模巨大,最終都在造生態的兩者將不可避免地“碰撞”。
華為和蘋果的不同布局也是兩種發展模式的較量。華為的優勢是有非常好的技術基礎、正在完善的生態,以及龐大的中國市場做支撐,蘋果的優勢是有強勢的全球品牌勢能和生態系統加持。對于華為來說,扶持國內產業鏈突破關鍵技術,打造可控供應鏈,并在此基礎上與更多汽車廠商合作,快速構建合作共贏的開放生態系統,在當下是至關重要的。華為能否真正“破圈”,蘋果能否獲得主導權,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張偉 才山丹)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