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筆者日前看到一則通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將于本月中旬舉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研修班,擬邀請國家相關部委、北交所及相關領域資深實操專家授課。
除了相關協會,各地政府部門、科技園區等亦有舉辦一些培訓班,培訓的目的包括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幫助企業理解政策,學懂規矩,提高申報精準性,為沖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做準備。
筆者認為,各方針對中小企業開展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解析,剖析多層次資本市場對“專精特新”企業帶來的機遇,引導和推動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對接資本市場,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確保讓企業得到高質量的培訓。
首先,對培訓企業的選擇要嚴格把關,不能為了數量而忽視了質量。
筆者查詢了一些培訓通知,注意到基本上都是讓企業自行報名,報名條件有的提到,重點面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公布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中小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者。但是,有的要求就相對簡單,比如籠統地提出參加培訓的人員是“科技企業負責人”“‘專精特新’企業及培育庫企業”。
筆者認為,既然是專業的培訓,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讓真正有需要的企業得到培訓的機會,讓培訓的效果看得到。如果只是采取廣撒網的形式,培訓的企業數量是上去了,但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會如何呢?
其次,是否能在不增加費用的情況下,多舉辦一些“含金量”高的培訓。
根據財政部、工信部下發的《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任何機構和單位不得以參加收費培訓班或解讀班作為企業申報前提條件。筆者注意到,絕大多數的培訓都是公益性質的,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還會免費發放相關培訓資料。
但也不乏一些培訓班(研修班)是要收費的。筆者搜索到的一則通知顯示,為期一年的培訓費用是每人4萬元,其中,財政補貼1.5萬元,學員自籌2.5萬元;另一則通知顯示的培訓費用同樣是4萬元,其中,學員(企業)自籌2萬元。這些培訓周期較長,往往需要一年的時間,同時被冠以“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專精特新’專題培訓”之類的名稱。筆者不禁擔心,這類花大價錢上的培訓班,那些處于初創期的企業是否真的會去報名參加呢?這是否會成為某些企業負責人擴大“朋友圈”的一個途徑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這類培訓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
筆者認為,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讓企業的“掌門人”掌握科學、系統的管理企業的技能,了解更多的支持政策,非常有必要。如果能在不增加企業支出的情況下享受到“含金量”高的系統性的培訓,是不是會更好呢?
目前,我國有企業4600萬戶,99%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面對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培育出一家“專精特新”企業不容易,讓他們得到高質量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編輯 才山丹)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