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8月24日創業板即將迎來試點注冊制運行一周年,從首批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的一枝獨秀,到182家(數據截至今年8月20日,下同)新兵在創業板的各放異彩,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板的勢如長虹背后,是企業借助資本平臺高質量發展、資本助力實體經濟騰飛,實現多方共贏的事實。
創新創業底色濃厚
數據顯示,目前創業板共1011家上市公司,其中注冊制下上市公司182家,占比17.76%。從時間上來計算可知,注冊制下,平均每兩天即有一家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
由于取消了“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上市要求,這也使得創業板的182家公司的創新、創業優勢得以凸顯。按證監會行業分類統計,創業板公司涵蓋了54個行業,其中家數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和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述行業公司家數521家,占比超過50%。
注冊制下,創業板新上市企業呈現以高端制造和服務行業為主、各行各業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公司家數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公司家數合計72家,占比近40%。
此外,創業板企業還在助力政策落地、發展上,起到了打“組合牌”的作用。創業板積極服務“雙區”建設,創業板大灣區公司共217家,占比21%,其中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共44家;深圳轄區創業板上市127家,占板塊總公司數量占比13%,其中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29家。
業績突出 頭部企業成長迅猛
注冊制的優勢為創業板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添了諸多“魅力”,吸引了投資者極高的關注度。截至2021年8月20日,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27650.51億元,在全球主要創業板市場中位列第二。同期,市值在100億元以內的上市公司791家,占比78%;市值在100億元至500億元的185家,占比18%;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35家,占比3%。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注冊制下,已有金龍魚、愛美客、華利集團等3家“千億市值”公司。
這些龍頭公司在二級市場受到投資者認可的同時,在自身業務打造上也逐漸形成了領跑各自行業的態勢。
數據顯示,這1011家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20.71億元,平均同比增長約7%;平均實現凈利潤1.35億元,平均同比增長43%。注冊制下企業業績突出,平均實現營業收入23.41億元,凈利潤2.11億元,優于板塊平均水平。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迅猛,顯著優于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8月20日,創業板市值前20名的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實現凈利潤24.9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注冊制下市值排名前20名的上市公司平均實現凈利潤10.86億元,同比增長73%,遠超板塊平均水平。
科研成“標配”高新企業占比85%
板塊企業高市值和高成長性的背后,是創新企業聚集創業板所致,截至2021年8月20日,高新技術企業925家,占比91%。創業板自設立至今,已聚齊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六成。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157家,占比86%。
登陸資本市場后,創業板公司始終堅持高研發投入,努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2009年至2020年,創業板公司上市后累計研發投入4972.79億元,且板塊公司總體研發強度不斷增加,2020年度,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深信服、匯川技術、欣旺達、藍思科技等20家公司單年研發支出超過5億元,億緯鋰能、智飛生物、同花順等46家公司研發強度超20%,187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注冊制新上市公司中,2020年度,安克創新的研發支出超過5億元,邁普醫學研發強度超過20%,盈建科、易瑞生物等9家公司研發強度在10%以上。
研發人員方面,創業板公司研發人員合計超37萬人,而注冊制新上市公司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重均值達到19%,其中,203家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30%。
除了重視研發之外,實際控制人的科研背景也十分突出,注冊制下新公司中,20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曾就職于高校或科研院所,4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東背景,2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轉制而成,還有13家公司的創始人為“海歸”創業。
研發大力投入和科研人才云集的雙重效應疊加之下,創業板而注冊制下企業創新能力突出,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約1.5萬項,101家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存在合作研發,57家公司相關產品或技術屬于原始創新或集成創新,125家公司的主要技術、產品屬于國際或國內領先,90家公司參與國際或國內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
為民營企業提供便利融資渠道
除了重視科研、成長性等關鍵詞之外,在創業板的發展史上,在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據顯示,創業板1011家公司累計首發募集資金6595.52億元,平均首發募集資金6.52億元,其中182家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累計首發募集資金1401.47億元,平均首發募集資金7.70億元。
此外,2020年2月份再融資新政以來,共415家公司披露了465單再融資方案,擬合計募集資金5456.91億元,222單已實施完成,合計募集資金2201.27億元。創業板注冊制實施以來,截至2021年8月20日,共受理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申請362家次,248家次再融資已注冊生效,擬募集資金2370.49億元,其中170家實施完成,實際融資1638.88億元。共6家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披露了再融資方案,擬合計募集資金81.60億元。
創業板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在支持公司深耕主業的同時,積極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1年8月20日,創業板累計實施完成459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4210.24億元,募集配套融資金額合計1400.88億元,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