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成了全球股市的風向標。全球股市未來是否會受到疫情的長期影響?
對此,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張文朗等的研究結論比較樂觀:疫情在短期內對股票市場會有負面沖擊,但不會對股票市場運行產生主導作用。國內外市場在疫情蔓延的第一個月內指數會出現下跌,在疫情蔓延半年內,股票市場會脫離疫情沖擊的主導,更多回歸基本面。
多米諾骨牌倒下
日韓股市是首批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若以指數單日下跌1%為市場恐慌情緒發酵標志的話,2月18日,日經225、韓國綜合指數率先響起警報,分別下跌1.4%和1.48%。
2月20日,意大利敲響了歐洲股市“警鐘”,當日意大利指數下跌1.52%。
這僅僅是暴跌前的“預演”而已。2月24日,全球股市恐慌情緒形成“共振”。按時區的先后順序,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指數接連暴跌。當日,最先開盤的亞太市場中,韓國綜合指數跌3.87%,澳洲標普200跌2.25%;隨后的歐洲市場里,英國富時100跌3.34%,意大利指數跌5.5%,德國DAX跌4.01%,法國CAC40跌3.94%;到了晚上,美洲大區的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分別下跌3.56%、3.71%、3.35%。日經225指數則因休市“逃過一劫”。至當周結束時,全球115只重要指數跌幅超5%。
部分市場估值過高等潛在因素讓下跌雪上加霜。其中,單周跌幅均超10%、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周表現的美國三大股指就是其中代表,僅一周其2019年全年的近半漲幅就遭吞噬。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美股經過10年牛市后,估值已處歷史高位,所以見頂只是時間問題。美股這一次大跌,很多人歸咎于疫情,其實疫情僅是一個觸發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美股估值太高了,累積了大量獲利盤,特別是美國科技股。
數據顯示,在美股大跌前,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三大指數市盈率(TTM,下同)分別達23倍、37倍、24倍,約分別超過最近10年歷史中位數水平35%、21%、26%。經過下跌后,目前三大指數市盈率仍超過最近10年歷史中位數水平21%、7.7%、6.4%。
楊德龍認為,這次美股暴跌也預示其見頂風險在加大,美股有可能就此進入調整期。從基本面角度看,美國經濟雖還未進入衰退,但去年下半年已出現3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這是經濟陷入衰退的一個信號。本來美股去年就要見頂,但由于美聯儲在特朗普施壓下三次降息,把美股刺激起來了。
存在類似隱憂的還有韓國綜合指數,其最新市盈率約18倍,是過去10年中位數的1.22倍;德國DAX指數最新市盈率約21倍,是過去10年中位數的1.24倍。A股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最新市盈率分別為12.44倍、50.85倍,恰好位于過去10年中位數這一水平附近。
疫情高峰期后
市場有望明顯修復
中金公司市場策略分析師劉剛匯總了“非典”以來,全球范圍內6次傳播范圍較廣、影響較大的疫情對股市的影響。
他稱,短期而言,疫情的發展仍是決定市場和資產價格走勢的關鍵。但單純疫情本身并非改變市場趨勢的決定性因素,過去6次疫情期間的表現存在差異也與當時的宏觀和市場環境有很大關系。此外,疫情的高峰期可能是投資者情緒和市場表現企穩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劉剛分析,首先,并非每次疫情都對市場產生較為持續且廣泛的影響,實際影響取決于疫情傳播范圍、嚴重程度以及當時的市場和宏觀環境。其次,對主要爆發地市場的沖擊幅度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場。再次,疫情本身并非改變市場趨勢的因素,而且高峰期過后,市場普遍都會出現明顯修復。
從過去6次疫情高峰期后的表現特征可以看出,高峰期(一般指確認病例的增量見頂而非需要等到疫情完全消退)后,市場便開始企穩,高峰期后的1~3個月市場往往都有較為明顯的正回報。
第四,跨資產比較看,風險資產通常更易受損,避險資產有一定防御性。由于疫情爆發初期,市場下跌更多為避險甚至恐慌情緒所驅動,因此風險資產往往都會更為受損,同時,避險資產在此期間都會起到一定對沖效果和防御性。但待峰值過后,上述關系往往又會逆轉。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