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速。11月15日,證監會發布了《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申請“全流通”業務指引》,宣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6月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提出的9條對外開放務實舉措中,又一項落實。
11月初,易會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陸家嘴論壇上宣布的9條開放舉措已經落實了5條,剩余的4條年底前也將基本落地,包括進一步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抓緊發布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拓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投資渠道,以及持續擴大期貨特定品種范圍,以更大力度引入境外交易者等。
加上近日的H股“全流通”改革,易會滿提出的9條對外開放務實舉措中,目前已經落地6條。
隨著對外開放舉措不斷落地,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國內金融市場來說,長線資金加速流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將逐漸與國際接軌。
“除此之外,國內落地的對外開放措施還有標普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出臺外商投資法、推動A股納入國際指數并擴容等。”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一是有利于穩定國內外投資者預期,避免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二是有利于通過外資的“鲇魚效應”促進國內金融中介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優勝劣汰;三是有利于國際投資者進一步參與中國經濟的發展,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在全球范圍內來看,國內資產對外資也有巨大吸引力。李湛認為,目前國內部分資產的估值依然處于歷史低位,如權益市場;其次,國內資產的投資回報率較為穩定而且部分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高于國際平均水平;最后,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依然表現亮眼,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深入參與中國經濟的發展,可以獲得較高的長期投資回報率。
管清友表示,全球投資者越來越重視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股權投資。中國經濟雖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中國未來必然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即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經濟體量、人口規模、市場統一程度、基礎設施水平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會催生一大批穩定的藍籌公司,尤其是消費類公司。此外,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大背景之下,中國仍然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提升。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