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審核周期明顯縮短,基本實現“即報即審、審過即發”
■本報記者 侯捷寧
11月29日,證監會發布了13份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答復的函,同時,發布了20份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的答復。這33份答復聚焦了資本市場的熱點問題,同時也透露了資本市場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證監會在答復《關于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支持環保產業規范良性發展的提案》提出的關于資本市場支持環保企業融資問題時表示,目前,IPO審核周期明顯縮短,同一時間受理的企業在審核進度上的差異逐步消解,已基本實現所有在審企業的“即報即審、審過即發”。今后,證監會將繼續提高審核效率、優化審核流程。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申請IPO的,證監會將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積極予以支持,盡快完成審核工作,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
全面推進新三板改革
近年來,新三板的改革聚焦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目光,因此,新三板的改革問題也是提案和建議里提及最多的問題。
首先,關于降低個人投資者門檻,引入投資比例限制,適當管理引導機構投資者問題。
目前,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完善公募基金、QFII、RQFII等投資新三板的相關制度。證監會已起草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關于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征求意見稿)》,擬將新三板掛牌股票納入QFII和RQFII的投資范圍,該兩項規則已于2019年1月31日公開征求意見,待規則修訂發布后,QFII、RQFII可依法參與新三板市場證券交易。
此外,證監會還透露將持續研究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同時,根據市場發展需要優化機構投資制度,鼓勵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新三板,豐富投資者種類,擴大投資者隊伍,推動更多機構投資者入市。
其次,關于完善新三板股權激勵機制設計問題。
2013年12月份,證監會發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將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明確為定向發行的合格投資者,為非上市公眾公司探索實施股權激勵、開展員工持股計劃提供了制度路徑。
近年來,有大量非上市公眾公司通過定向發行,對董事、高管、核心員工進行激勵,在促進形成資本市場所有者和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調動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積極性、穩定員工隊伍、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效果。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在充分考慮新三板市場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新三板掛牌公司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的規范路徑和相關要求,抓緊制定出臺相關規則,支持中小企業吸引人才,創新發展。
為民企融資提供便利
一直以來,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全社會都非常關注的焦點話題,資本市場也在為民企提供融資便利來緩解民企的融資難題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證監會在答復《關于改善民營企業融資難讓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提案》時表示,近年來,在保持市場穩定,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不斷提升審核效率和透明度的前提下,證監會積極支持民營企業通過首發及再融資做大做強。
在融資家數方面,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民營企業首發家數669家,民營企業再融資家數576家,顯著超過同期國有企業首發家數(80家)及再融資家數(242家)。在融資金額方面,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民營企業首發及再融資金額合計1.32萬億元,也超過同期國有企業首發及再融資金額(1.29萬億元)。
為緩解民營企業的融資壓力,提高服務能力,證監會在首發及再融資審核中,通過主動管理、分類推進的方式,進一步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
一是提高審核效率,為民營企業提供穩定明確的時間預期。截至目前,首發平均審核周期已由2016年以前的3年以上下降到2018年的9個月左右,再融資則已實現即報即審,平均審核周期在3個月左右。上述審核周期已基本與成熟市場接近。
二是提高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的靈活性,縮短再融資時間間隔。在資金使用方面,放寬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的限制,支持民營企業通過再融資降低債務杠桿,提高日常經營周轉能力,增進風險防范水平。同時,實質性縮短再融資時間間隔限制,明確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或募集資金投向未發生變更且按計劃投入的,融資間隔由18個月縮短至6個月,且對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三類支持品種不設融資間隔。
在推動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過程中,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現金流等因素,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允許符合條件的存在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允許符合條件的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與此同時,2018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在提供流動性、改善基本面的同時,提升了民營上市公司及大股東的信心。允許募集配套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切實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暢通民營“中概股”企業回歸A股市場渠道。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間隔期從3年縮短至6個月,支持優質民營企業加快登陸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民營上市公司2018年并購重組3105單,交易金額1.5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和60%。
科創板上市不區分所有制
今年以來,科創板的推出為眾多創新型企業多元化融資開辟了一條新的渠道。
《關于支持混改的國企創新轉型在科創板上市的建議》中提出“關于為實施混改且具備高新技術資格的國企在科創板設立綠色通道”的問題。
證監會表示,經認真研究并商國資委和發展改革委,現就此問題答復如下: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等制度規則對科創板定位、重點支持行業等進行了明確,并做了相應的機制安排。上交所根據《實施意見》,就科創板申報企業的行業范圍制定并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根據現有規則要求,上交所應當自受理注冊申請文件之日起3個月內形成審核意見,證監會在20個工作日內對發行人的注冊申請文件作出同意注冊或不予注冊的決定,科創板的注冊審核周期明顯縮短。
“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不區分所有制,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可以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證監會及上交所將依法依規履行審核和注冊程序。”證監會強調。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