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創新”一直是創業板的鮮明屬性,注冊制改革讓“創新”特色更加彰顯。
自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以來,近三年里,創業板功能更完備。改革后的創業板堅守“三創四新”板塊定位,嚴把入口關,為市場注入發展新動能,優化完善“三創四新”量化標準,明確優質創新創業企業的評價標準。
創業板把支持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三大重點領域培育壯大了一批具有創新強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高水平創新動能策源地。
研發投入大、強度高
創新特色更加鮮明
注冊制改革進一步提高了創業板服務具有較強創新屬性、良好成長性的創新創業企業的能力,吸引了更多科技創新企業,讓創業板創新特色更加鮮明。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注冊制改革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0年至2022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分別為0.87億元、1.12億元和1.35億元,復合增長率約為25%;研發強度超過5%的公司分別有613家、619家和697家,家數占比持續上升,分別為47.2%、47.7%和53.7%;有兩百余家公司研發強度連續三年超10%。
廣聚創新創業人才。創業板在人才與資本之間搭建起堅實橋梁,廣聚創新創業型人才,有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精準對接。截至2022年末,創業板匯聚了一支超53萬人的研發隊伍,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研發人員超過420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重均值超17%,其中248家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30%。
“登陸注冊制下創業板后,公司獲得了社會影響力、資金以及扶持政策等種種創業板帶來的優勢,依托于此,公司研發能力更上一層樓,自主研發了小容量存儲芯片以及主控芯片,增強了公司持續穩定交付產品的能力。”江波龍董事長蔡華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不斷吸納境內外的相關人才,目前已形成超800人的研發團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經獲得48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95項,境外專利101項,軟件著作權92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6項,形成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成果豐碩。截至2023年7月31日,創業板公司擁有專利數量31萬余項,平均每家公司擁有專利技術超260項,其中不乏擁有千余項核心專利技術的創新標桿企業,如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欣旺達、中集車輛等。其中,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累計擁有專利數3.99萬項,平均每家擁有專利數106項。
中集車輛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毛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上市后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技術研發優勢更加明顯。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全球研發人員超600名,注冊專利超1400項,并在中國參與了30項半掛車及專用車上裝的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定及修改。
創新引擎動力強勁。2021年研發強度前100名的創業板公司,在2022年的平均營收增長率達7.97%;連續兩年(2021年至2022年)研發投入超5億元的創業板公司,在2022年的平均營收增長率達41.84%,均顯著高于板塊平均水平。億緯鋰能、當升科技、中偉股份等公司連續三年(2020年至2022年)研發支出超1億元,營收復合年增長率超80%,成為各自領域頗具影響力的知名企業。
聚焦三大重點領域
新興產業集群效應明顯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創業板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三大重點領域,引導和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持續創新,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培育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憑借自身技術優勢,不僅在國內技術領先,在國際競爭中亦逐漸嶄露頭角。
在先進制造領域,創業板上市公司龍頭云集。其中新材料產業涉及先進玻璃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纖維及復合材料等專業領域,是我國新一代國防軍工、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關鍵基礎原材料,支撐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截至2023年7月31日(下同),共有137家新材料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總市值超9700億元,覆蓋了鋰電池新材料、碳纖維、先進半導體材料、金屬靶材、稀土功能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
在先進制造領域,創業板還匯聚了一批深耕智能制造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及海洋工程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公司,合計135家,總市值達超9700億元,為中國制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此外,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藥品監管改革,醫保制度改革和科技金融創新的合力助推下,創業板生物產業企業在疫苗和新藥研發上不斷斬獲碩果,盡顯先進制造技術優勢。
在毛弋看來,創業板為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提供了強大的金融資本支持。中集車輛的A股募集資金用來建設升級“燈塔”工廠,打造中國高端制造體系;同時積極探索新能源領域,打造新能源頭掛列車、進化傳統燃油頭掛一體解決方案的創新創業平臺。
屬于數字經濟領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位居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首位,產業應用橫跨三大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聯動效應強等特點,是促進產業升級、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共有313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總市值近2.98萬億元,覆蓋信息網絡、高性能集成電路、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數字經濟等各細分領域企業。
蔡華波表示,公司已形成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盤(SSD)、移動存儲及內存條四大產品線,擁有行業類存儲品牌FORESEE和國際高端消費類存儲品牌Lexar(雷克沙)。公司存儲器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平板電腦、計算機、汽車電子、通信設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安防監控、工業控制等行業以及個人移動存儲等領域。
創業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支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與治理、清潔能源等領域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產業新高地。合計170余家綠色低碳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總市值約2.4萬億元。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已覆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鋰電池及電機原材料、電機、電控、電池以及整車設計等多個環節。
據湖南裕能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是支持公司產品性能的關鍵。經過多年探索,公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開發體系,突破并掌握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的關鍵工藝技術。
(編輯 才山丹)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