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組織上市公司在澳大利亞、新加坡面向當地投資者開展路演宣介活動,旨在向境外投資者展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前景,全方位宣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動態和投資機遇。
活動中,7家來自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優質上市公司高管現場介紹了企業經營情況、投資價值與未來發展規劃,與境外投資者開展“一對一”交流,回應投資者關于公司全球戰略布局、投資者分紅回報等關切問題,展示中國經濟活力。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的150余名投資者代表現場參加溝通交流。
與會投資者普遍反映,投資中國市場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廣闊發展機遇,正積極深入研究在華投資策略。通過與中國上市公司面對面溝通,增進了對相關領域優質公司發展特色的了解,將持續關注公司海外戰略進展情況。
展現成長潛力
投資標的的成長潛力無疑是吸引投資者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為出色地展現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而提振投資者的信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企業管理的一門“必修課”。
活動期間,深市上市公司紛紛登臺亮相。有的詳細闡述公司的發展規劃,為未來的發展路徑指明方向;有的大方透露回饋投資者的方案,彰顯企業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的決心;還有的精彩展現海外布局的進展,呈現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雄心壯志。
例如,國軒高科董事會秘書汪泉介紹,公司立足動力鋰電池業務,加快儲能業務拓展,加大研發投入,及時轉化科技創新成果,全面提升制造水平,加強數字化管理與工業生產相結合,不斷深化科技轉化能力,積極參與全球競爭,構建以材料科學和數字科學為基礎的能源科學體系。
先導智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姚遙在交流中提到,公司下一步實施安排主要有四點:一是深耕主業發展,推進全球化戰略與平臺化戰略,深度布局鋰電、光伏、3C智能裝備、氫能裝備等領域,陸續推出創新型產品,致力打造世界級智能裝備領軍企業。二是堅持自主創新,持續升級鋰電、光伏等核心設備,實現效率突破;聚焦固態電池、復合集流體等行業前沿工藝趨勢,新技術新工藝長足發展,引領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持續升級。三是強化信息披露,暢通投資者溝通渠道,通過多種渠道與投資者保持密切溝通,有效傳遞價值。四是以投資者為本,積極謀求股東回報,完善和健全公司的股東回報機制,通過現金分紅、回購、增持公司股份等方式持續與投資者分享經營成果。
中信特鋼董事會秘書王海勇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公司按照聚焦高端產品、高端客戶的總體戰略,形成了遍布80多個國家的強大客戶群體,在國際汽車、工程機械、能源開發等行業的中高端產品市場享有較高知名度。目前,公司根據形勢發展需求,加快了國際化布局的步伐,堅持以業務為導向,依托客戶基礎和品牌效應,以貼近客戶和區域供應鏈保障為原則選擇投資區域,分階段實施國際化項目。
做好雙向溝通
如果說企業壯大主業是確保投資者切身利益的“必修課”,那么做好投資者溝通則是搭建企業與投資者之間信任橋梁的“加試題”。因此,在活動期間,深市上市公司積極行動起來,紛紛介紹自身完善投資者關系管理舉措的生動實踐。
例如,龍源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著力構建多層次投資者關系良性互動體系,積極傳遞公司綠色投資價值。目前已建成以業績路演、反向路演、調研接待、公司開放日、投行峰會、投資者熱線、互動易平臺等多層次、多渠道、多平臺為溝通紐帶的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每年交流人數近1000人次,大大增進了市場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
再比如,匯川技術投資者關系經理張鍵明介紹,公司重視境外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建設,常態化與新加坡政府投資、資本集團、富達、加拿大皇家銀行、貝萊德、威靈頓等知名境外投資者研討交流,近年接受境外投資者調研的頻次加大,體現境外投資者對公司所處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的持續高度關注。
據悉,通過此次路演,與會境外投資者深入了解了中國微觀經濟主體國際化戰略布局情況,認為中國企業通過全球產業鏈合作布局增強全球競爭力,體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一家澳大利亞投資機構對績優中國企業頗感興趣,該機構表示,作為中長期投資者,已加大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的調研,爭取發掘更多優質投資標的。多家新加坡投資機構表示,未來會加大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的調研,發掘中國投資機遇。
事實上,2023年以來,深交所已先后在紐約、巴黎、倫敦、都柏林、新加坡、迪拜、利雅得等地組織上市公司開展過10余批次境外推介活動。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中國證監會統一領導下,積極拓展境外投資者服務深度廣度,強化境外投資者與中國上市公司雙向對接,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吸引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