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社零同比提升,消費強勢復蘇,服務業需求蓬勃。”多家券商在研報中均有類似表述。
可以看到,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服務業需求持續釋放,包括旅游、餐飲、酒店、航空、高鐵等在內的相關領域景氣度將進一步得到提振。
同程旅行《2021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預測報告》顯示,4月30日至5月5日全國鐵路、民航及道路客運的客流量預計將達到2.5億人次,全國民航客流量有望突破1000萬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全國道路客運量預計將達1.6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今年“五一”假期預計將成為最火黃金周,出行人次有望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1.95億人次。
從整體環境看,國內經濟增長內生動能明顯抬升,經濟韌性十足,而A股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與宏觀趨勢基本一致。“回暖”和“復蘇”,成為大部分已披露年報季報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
高鐵和旅游
兩大行業率先復蘇
截至4月29日收盤,根據已披露2020年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上市公司信息整理,高鐵、旅游等兩大行業2020年均實現盈利;2021年一季度,高鐵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81.49%,旅游行業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27.36億元。此外,餐飲、酒店、航空等行業一季度虧損金額均有所收窄。
山東圓融投資股票投資部總經理王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得當以及國內疫苗接種率提高,去年疫情期間受到制約的國內出行消費恢復較好,刺激了餐飲、酒店、航空、高鐵等板塊的業績回暖。但由于海外尤其是印度等國家疫情防控不利,出境游和國際航班等受到限制,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尚需時日。
“相較而言,旅游行業是輕資產運營模式,調整能力更強、盈利改善速度相較于餐飲、酒店、航空和高鐵等重資產行業更快一些。”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盡管來自疫情的巨大沖擊和影響令服務業完全回暖還需要時日,但是一季度業績跑出超高增速的上市公司卻也比比皆是。
通過進一步梳理,記者發現,在旅游、餐飲、酒店、航空、高鐵等領域上市公司中,共有29家公司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中國中免、天鐵股份、日月明、康躍科技等4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倍以上,分別為13129.45%、7400.89%、1871.03%、1276.73%。此外,時代新材(716.60%)、盾安環境(713.78%)、銀龍股份(675.88%)、金杯電工(571.22%)等4家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500%以上。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去年疫情的原因,今年上市公司一季報的業績同比都有顯著好轉。今年春節倡導就地過年,導致長途旅客大幅度減少,但二季度這一因素消失,市場對旅游行業的相關公司給予了高度的預期。相比較而言和出境游相關的機場、航運等相對受壓,但國內游、酒店、餐飲復蘇勢頭良好。旅游行業復蘇以后有利于龍頭企業的擴張,作為可選消費的代表,旅游是消費升級的主要體現,中期的前景仍然是向好的。
社會服務業
基金重倉持股逐季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月18日以來,來自估值降壓和風格轉換帶來的資金結構騰挪,令前期備受追捧的核心資產股出現顯著調整,市場關注焦點也從高成長、大空間的領域轉向估值與業績匹配,且在經濟恢復進程中具備良好彈性的板塊。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包括社保基金、險資、券商、QFII等在內的機構開始對旅游、餐飲、高鐵等領域進行增持操作。經過新進增持操作后,上述機構持有高鐵行業股份數量最多達到38058.21萬股。
此外,結合基金一季報來看,興業證券分析師劉嘉仁表示,社會服務業基金重倉持股比例環比提升,再創歷史新高。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社會服務業股票總市值分別為395億元、570億元、753億元、854億元,逐季持續大幅增加,其中2021年一季度環比增長13.46%;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例分別為1.18%、1.37%、1.43%、1.57%,其中2021年一季度環比增加0.14個百分點并且再創歷史新高。2021年一季度社會服務業基金重倉持股比例繼續提升,主要源自市場熱捧旅游復蘇概念相關標的。
國盛證券分析師夏天則分別從主動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配置角度分析,一季度,基本面恢復預期確定性較高的子板塊公路、鐵路、航空,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市值環比分別增長464%、297%、126%;指數型基金重倉股持倉市值35億元,環比增長2.3%,鐵路持倉市值環比增長27.7%,公路獲得大幅加倉,航空板塊進入持倉。
資金結構的調整助力相關行業指數逆市走強。2月18日以來,截至4月29日收盤,上證指數期間累計跌幅達到4.93%,而餐飲行業指數期間累計漲幅高達16.62%,此外,航空、酒店、高鐵等行業指數均實現不同程度的逆市上漲,期間累計漲幅均在5%以上。
對此,王將表示,后續要考驗業績增長的持續性和長期驅動力,所以相關個股面臨“K型”分化。在服務業中,強周期性、市場空間增長緩慢的行業沒有整體配置價值,只能尋找個別公司提升市場份額的邏輯;重點關注具有消費升級屬性的細分行業,產品量價齊升為佳。
“‘低估值+業績修復’的投資邏輯仍然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值得關注和挖掘的投資主線之一。”袁華明提示,隨著疫苗接種推進和消費趨于正常化,有聚集需要的服務業經營還有提升空間。隨著消費趨于正常化,服務業經營和業績修復的幅度會自然下降,對相關板塊的推動力會減弱,投資機會減少。此外,如果市場情緒改善,科技成長等進攻屬性更強的品種有可能受到資金更多青睞,對“業績修復”這條投資主線產生不利的資金虹吸效應。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