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激光顯示在我國經歷了從原理可行、技術可行到產業可行的三個發展階段。到2019年,我國激光顯示企業已有27家,年產值超過150億元。”8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許祖彥院士介紹,激光譜寬窄、方向性好、功率高,能夠精準控制在人眼最佳視覺感知區,易實現8K高分辨高對比度,這些特點是其他所有顯示光源無法同時具備的;激光顯示還有一個優勢是觀看舒適度高、護眼,因為它是漫反射成像、全像素發光、無短波藍光。
“顯示產業的發展歷程是從標清走向高清,目前高清正在走向超高清,因此,激光顯示技術一定能成為下一代顯示產業的主流技術。”許祖彥院士表示,中國激光顯示專利申請量國際領先,專利布局也最為全面,覆蓋光源、控制、光機、整機和光學元件,已初步形成專利池。
以海信為例,從2007年開始布局激光顯示、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英寸激光電視至今,海信已經在激光顯示技術方面進行了十余年的研究。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經累計申請1439項國內外專利,授權575項,為激光產業的優化升級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據悉,在目前的顯示市場上,我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雖已位居全球前列,但行業數據顯示,僅僅在面板上游的材料產業,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膠等產品近年來國產化率不超過20%。
已形成產業優勢的激光顯示領域,國產化率目前在45%-55%的區間,向上的空間很大。核心器件和部件的國產化已經全面開展,預計3年內國產化比例將提升到75%-80%。
激光電視是中國電視史上自主研發程度極高的電視產品,在全球顯示產業發展史上,這是中國企業一次漂亮的“變道超車”。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15年至2020年,激光電視的年度復合增長率達181%。
海信作為激光顯示技術的領軍企業,目前已經解決了激光電視關鍵技術問題,包括可靠性、壽命、雙色光源、全色激光消散斑等,并引導和推動關聯合作伙伴投入資源,圍繞芯片、高品質鏡頭、激光器、屏幕等核心部件進行技術升級。
“激光顯示的技術分離性更為徹底,因此具有更大的技術成長空間和明顯的技術路線優勢。”海信激光電視公司首席科學家劉顯榮博士表示,從長期來看,激光顯示物料消耗更少,決定了其產業成熟時產品的最終價格會更低。相比于平板顯示技術,激光顯示產業在大尺寸上可以提供充足的產能。
長江證券8月份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激光電視帶來的沉浸使用體驗與極致畫面表現,能較好地契合消費者對大屏產品的需求。長期來看,中國激光電視穩態出貨量水平或在600萬臺上下,而如果考慮到激光電視對商用場景與全球市場的滲透,長期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
(CIS)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