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業內人士認為,如何為“十四五”開好局,是此次兩會重要看點之一。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邁步“十四五”,三大關鍵詞昭示中國經濟有底氣有信心開好局、起好步。
“擴大內需”:需求不足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穩定性也需再鞏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目標更加務實,樂觀但不盲目,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不急轉彎”: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操作更加精準有效。
“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解決科技“卡脖子”困境,掌握經濟發展自主權,推動經濟邁向更高水平。
擴大內需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21年總體上還屬于疫情沖擊的修復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表示,疫情對生產力的破壞雖然不大,但對消費力、就業質量和投資信心的影響是巨大的,不是一年就能恢復過來的。疫情本身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對今年形勢的判斷,不能僅看今年經濟增速超過去年就認為形勢較好。
不少機構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超過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對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8.2%、6.9%和6.8%。
楊偉民認為,從增長速度看,今年經濟增速即使超過6%,也不能說明中國經濟已完全走出疫情影響。“我們應該樂觀,但不能盲目樂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做好2021年經濟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應是可以實現充分就業、總供給和總需求大體相當的宏觀經濟總體平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目前,需求不足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穩定性也需再鞏固。預計今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擴大內需方面將更好形成合力、發揮更大效果。
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依然在8%以上。隨著強大國內市場的潛力釋放,需求不足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回升。
不急轉彎
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專家表示,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
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意味著超常規政策向常規政策調整,但政策不會出現斷崖式變化。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2021年在名義GDP增速強勁回升背景下,貨幣供應與之相匹配,相應會帶來宏觀杠桿率的基本穩定。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認為,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會有所收縮,但不會收縮太厲害。當前生產活動大體恢復正常,2021年赤字率可降到3%左右。
楊偉民表示,“不急轉彎”和政策持續性密切相關。首先,肯定要“轉彎”,否則,不可持續,但不能太急,不能轉得太大,不能影響經濟恢復。現在,各地最關心的政策轉彎不是貨幣政策,而是財政政策。其次,要根據不同時間和狀況,把握好政策時序、力度和效果,盡可能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效,減少負面效果。
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楊偉民表示,新發展格局是統領未來發展的一個基本路徑。新發展格局應貫通循環中的各個環節,通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金融等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循環不暢問題。“應用好寶貴的時間窗口,今年將是一些重大改革的重要時間窗口。”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為今年重點任務之首。去年,我國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兩會有望作出一些具體部署。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認為,中國應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深度融合,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此為中國經濟提供新引擎新動能,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