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賀王娟
7月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關于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這是繼“滴滴出行”之后,又三家被安全審查的互聯網平臺。
為何近期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會集中對這些企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江蘇省大數據交易和流通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李可順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滴滴出行、滿幫集團、BOSS直聘等公司都是在6月前后于美國上市的,而在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將數據安全提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同時對重要數據出境安全管理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多家平臺被審查
據7月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的公告,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停止新用戶注冊。
李可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幾家被審查的企業,分別為日常出行、網絡貨運及大眾求職領域的頭部平臺,至少掌握了80%以上的所屬行業領域的深度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反映我國各區域人口分布、商業熱力、人口流動、貨物流動、企業經營等情況。“這或許是近期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集中對這些企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的主因。”
對于數據安全問題,有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數據的流動共享開放,放大了網絡攻擊風險。在數字化轉型和升級過程中,要同步做好網絡安全的“地基工程”。“網絡安全不再只影響虛擬空間,而是擴展到了現實世界,對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對于如何判斷網絡安全隱私問題,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安光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想徹底了解網絡安全、個人隱私領域的問題,并不能只通過單個技術是否存在漏洞或風險來判斷是否有安全隱患,而是要從最后的結果來判斷。
以目前互聯網公司運用最多的用戶畫像、廣告精準推送為例,安光勇表示,假如一個公司利用合理、合法的公開技術,對公開、脫敏的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后,卻發現最終能夠定位到特定個人,那么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就是屬于侵犯個人隱私的范疇。
清華大學法學院助理研究員劉云也認為,用戶畫像、個性化推薦都是基于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網絡使用行為所形成的數據融合和算法應用,其可能提高信息的獲取效率,但也可能導致個人被標簽化或者隱私泄露,故而應當為這類行為提供“選擇-退出”的功能,避免對個人強迫提供技術服務。
數據安全法即將落地實施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與人類生產生活場景的深度融合,數據安全問題被屢屢提及,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多項法規出臺,聚焦網絡相關信息安全、個人信息安全、APP信息安全等方面,規范市場加強監管。2021年6月10日,數據安全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并正式發布,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數據安全法分別從數據安全與發展、數據安全制度、數據安全保護義務、政務數據安全與開放的角度,對數據安全保護的義務和相應法律責任進行規定,重點確立了數據安全保護的各項基本制度,完善了數據分類分級、重要數據保護、跨境數據流動和數據交易管理等多項重要制度。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認為,數據安全法的落地將會為后續數據安全立法、執法、司法相關實踐提供重要法律依據,為數字經濟的安全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除了法律層面的監管外,安光勇認為,“數據隱私安全并非僅限于某個角色,而是處在同一個生態圈中所有相關方共同的責任。”
安光勇表示,企業不能只注重或依賴技術層面,需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都應該深刻認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因人為原因導致數據泄露等問題。
李可順則建議個人用戶,“不在非官方應用商城下載APP,少用或不用存在風險的APP,對于線下吃飯等場景,盡量使用菜單點菜及微信付款,少用需要授權的非必要小程序及軟件。少在公共網絡平臺發布敏感信息(如生活照片、日常生活信息等),定期對電腦及手機進行殺毒。”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